老九那个小子从小就没出息,又贪财有胆小。
孙女儿跟着老九正正好,捞点零花钱,还有免费的镖师一路护航。
女儿离开,夫妻俩一腔爱意就更多得倾注在儿子明尚身上。
“儿啊,你这课业怎么做的,怎么一个勾都没有?恐怕要重做才行。”
“明尚!日上三竿了还不起来?快点起来跑步了!我数到三,一、二、三!”
“儿砸,多吃点,都瘦了,到时候打架又要输给你大皇叔家的坤哥了,来来来,吃块红烧排骨,额娘刚学会的新菜!”
明尚:……
早知道他就不给老姐打掩护了,此时此刻他觉得自己好爱老姐啊!
老姐,你快回来,我一个人承受不来~
康熙六十一年,皇帝亲至皇四子胤禛邸园饮酒赏花,命将其第四子弘历养育宫中。
十一月康熙帝生病,还驻畅春园。命皇四子胤禛代为祭天。不久康熙驾崩,遗诏皇四子胤禛继位,称雍正帝。
雍正继位后,以贝勒胤禩、皇十三子胤祥,大学士马齐、尚书隆科多为总理事务王大臣。召抚远大将军胤禵回京奔丧。
应诚亲王允祉奏请,将诸皇子名中胤改为允。
次月,雍正帝封允禩为廉亲王,授理藩院尚书。
允祥为怡亲王,允祹为履郡王,废太子允礽之子弘皙为理郡王,隆科多为吏部尚书,并下诏制定太监官级。
而本该被幽禁的废太子其实隐姓埋名,去了民间,在离京城十万八千里的边疆开了一个小酒馆,好不惬意。
历史上个个不得善终的皇子,这一世因为没有发生真正意义上的九龙夺嫡,兄弟几个关系还很不错。
不过不知为什么,他们都早早就把儿子推了上去,自己每日里出游的出游,作画的作画。
有爱旅游的,三天两头的往外跑,一年到头都见不到几回人。
福珠看着一年一年京中的变化,感叹不已。
兄弟和睦多好啊!这是她想要的,同样也是康熙想要的吧。
“大公主,宫里来人了,说是皇上下圣旨了!”
已经白发苍苍的魏嬷嬷仍然健步如飞,满面红光。
福珠也不再年轻,甚至是当奶奶的人了,她由圆月和芸萁格搀扶着起身朝外看去。
来人是雍正身边的太监总管苏培盛。
“奴才参见大公主,大公主千岁千岁千千岁!”
苏培盛在福珠面前丝毫没有御前红人该有的拽样,反而十分恭敬。
没人比他更了解这位大公主在当今圣上心目中的重要性了,就这么说吧,哪怕是皇后都不敢和皇上大小声,但大公主敢。
这个秘密没人知道,一般大公主要和皇上讲道理的时候,都会屏退所有人。
当然了,大公主也不是无理取闹的人,主要是皇上太溺爱大公主的几个孙儿了,把那几位爷都惯成京城小霸王了,大公主可不得跟他急啊!
偏偏皇上还挺有理。
“你的孙子你负责管教,朕这个皇舅爷爷只负责宠宠宠就行~”
第77章 完结章
五十三岁这年, 福珠被雍正封为了固伦公主,嫡公主才有的封号。
无上荣宠让各宫娘娘和公主们又羡慕了一把。
谁能想到这位从宫外抱回来的女娃,能从孝庄开始, 享尽三世富贵。
春寒料峭, 这位不再年轻的大公主亲自去宫里,为丈夫求了恩典, 仅五十五岁就退出了朝堂。
“福妹,我真还能干, 要不我再干两年?” 突然退下来的班底还有点不适应。
女儿在外不归家,儿子大了被他四皇叔带着在宫里每天做不完的功课。
他都还没到六十,朝堂上六七十的小老头好几个呢!
他怎么就不行了?
年轻时候倒霉点就不说了, 他越老运气就越好, 他觉得自己干到九十都不成问题!
福珠却怎么也不许班底再回去:“你要是找不着事情做,不如咱们一块儿出去玩儿吧?儿子有老四照顾, 咱们说走就能走。”
班底嘴角微微一抽,老四?也就他家这位敢这么称呼当今圣上了。
不过说走就走的出游?听起来不错啊!
于是,当某天明尚兴高采烈带着一个月做的课业回家求表扬时, 呆了。
“我那么大个额娘怎么不见了?!”
“阿玛?”
“芸姑姑?”
“圆姑姑?”
“你们倒是留个人陪我啊!!!”
明尚哭唧唧地进宫和四皇叔哭诉。
“叔, 额娘和阿玛丢下我跑啦!” 呜呜呜……姐姐,姐姐在外面浪的飞起, 阿玛额娘,阿玛额娘也走了,就放心留他一个人守着那么大一个公主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