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咔!大家完成的非常好!”
饰演学生们的演员都是从当地舞蹈学院请来的真孩子,为了让她们能够配合好拍摄,冯导可是没少下功夫,手把手的教表演。
姜黎这时候并未出戏,而是默默走到了下一个拍摄地点蹲下,捡起不知是谁丢下的石灰块开始在地上勾勒。
冯导抬手示意所有人安静,自己默默架起了机器跟在姜黎身后继续拍摄。镜头下的姜黎一开始是急促的,即便她依旧面无表情,但从她勾勒的动作以及深邃的黑眸中都能感受得到她此刻那份的焦急与不平静。但随着石灰撒下的白色线条不断勾勒成型,她整个人慢慢平静了下来。都说认真工作的人最有魅力,此刻镜头中的姜黎似乎就有一种格外的魅力,牢牢吸引住人的视线。让注意的人随着她笔下的线条,追随着她的情感不断起伏、波动。
最后地面呈现的是刚才窗外的风景,秋风吹拂着落叶,落叶在空中打旋,不断飘零……一副萧瑟的画面,但莫名的冯济源在其中看出了生机。落叶被秋风席卷着在空中无依无靠,这难道不是一种自由吗,随风的自由。
回过神来的冯济源有些惊讶,他知道好的画家是能通过画作传递给观着情感的。但是姜黎……冯济源不相信仅凭进组前月余的学习就能达到如此境界,是姜黎的表演,带着他感受到这些情绪!
……
姜黎没有冯济源那么多惊讶,她现在好像又进入到了那一种很玄妙的感觉之中。被分成两部分,一部分高高在上的观摩着自己的表演,另一部分好像与角色合二为一了,与角色的情感共鸣着。
石灰块散落的最后一秒,她完成了自己的涂鸦。垂眸,双眼视线平静的看着地上的涂鸦,下一秒站起身,用鞋底无情的毁掉白色的勾勒。
任性的动作,却让她整个人鲜活了起来。
直到这时,姜黎才从角色中走了出来。
“我有预感,这部电影将会是一部精品。”放下镜头,冯济源平静又肯定的说道。
都说开拍一个星期后导演心中就清楚一部电影是精品还是烂片。冯导拍了半辈子的电影,对于电影再了解不过。可以说从电影立项时他就能估摸出电影质量如何,至于有时候为什么明知是烂片还一定要拍摄?这就复杂了,毕竟即便大导演也是要吃饭的,也是要懂得人情世故的。
《画灵》从立项起只能说不好不坏,按照冯济源的掌控,这部电影不会是烂片但成绩也不会特别好。但是他不想仅仅如此,所以他没去找自己的御用女主角徐菱,而是在看过《纸醉金迷》后选择与演技咖位都远不如徐菱的姜黎。他觉得姜黎是一个充满惊喜的演员,果不其然从开机开始,姜黎一直在给他惊喜。
甚至到现在,冯济源也不敢说自己依然能把控住整部电影。导演镜头下的角色活了就跟编剧笔下的纸片人拥有了灵魂一样,即便他们依旧能掌控它们的人生,但却控制不了灵魂的喜怒哀乐。
若木活了,姜黎赋予了这个角色新的灵魂。
比起冯济源的激动,姜黎表现的略有些平静了。她好像应该为大导演的夸赞激动,为自己的进步而开心,但是她并没有。越近距离触摸表演越清楚,自己距离她想要达到的目标还远得很,她才刚刚摸到门槛。进一步,她才能跨越这道门槛,退一步或者原地踏步,《画灵》剧组她展现出的演技将是她未来事业的天花板。
……
这天,片场中场休息时,姜黎张青抱着剧本在聊天。不知怎么突然聊到了林飞光和若木的感情。
“若木对林飞光是崇拜、依赖下产生的爱情,她以为自己如父母一样找到了艺术与爱情上的灵魂伴侣,但最后林飞光辜负了她,所以若木开始疯狂报复。”姜黎说着自己的解读。
“林飞光是不爱若木的,他接近她只是因为若木拥有超越其父母的绘画天赋。他想要利用若木的天赋达到自己出人头地的愿望。”
剧本中俩人到底有没有爱情,姜黎觉得有,若木年轻漂亮,全身心的依赖林飞光,俩人又没有血缘关系,为什么会不动心呢?
张青池相反态度:“林飞光贪婪、狡诈,善于伪装,如果不是若木最后撕下他的伪装,他可能把自己都骗过了。这样的一位虚伪君子,他是有精神洁癖的。他与若木的父亲是同辈,他不会允许自己对若木产生一丝越线的男女之情。”
林飞光虚伪但不下流,每一个角色,不管他在故事中要充当什么样的工具,他都该有自己人性中的闪光点,否则就会沦为推动剧情的纯纯工具人。用工具人推动剧情,这样的剧在精美也不会让观众记忆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