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用爪子挠了挠脑袋,有些不好意思:“应该的,应该的。”
萧无虞则默默看了一眼影像里段语惜一群人前进的方向,提醒道:“师尊,他们好像也是往东而行。方才启命口中所说的正事,也不知是何事?”
林亦昭皱了皱眉,最后只是叹息一声:“不用管他们目的是什么,我们先找到纪元镜再说。”
两人一兔继续往东而行,而这一次,却没有之前的惬意恣然了;因为担心撞上段语惜一行人,所以大白时时刻刻保持着高度警惕,前进的步伐也就慢了下来。
又行了大约五百多公里,黄昏将至。
萧无虞远远看见山间有一处竹林,竹林里一间破旧的茅屋,于是说道:“师尊,我们停下来歇息一晚行吗?”
林亦昭听见萧无虞略带些请求的话语,转身看向他,才发现不知何时萧无虞脸色苍白,额头满是虚汗。
林亦昭吃了一惊:“阿虞,你怎么了?可是哪里不舒服?”
“可能是小秘境里丢失的元气还未恢复,而且从未赶过这么长的路,有些乏了,歇息一阵儿就好了。”萧无虞擦了擦额角的细汗,有气无力地说道。
“也罢,此地距离弱水也不远了,休整一夜,明日应该能到。”林亦昭遂招呼大白往拿出茅屋而去。
此处茅屋可能是很久以前的修士们搭建的,虽然年久,但还算坚固。
林亦昭用灵力吹出一片干净的地面,铺上蒲团,便让萧无虞坐下歇息。
萧无虞也不推辞,他此时真的需要歇息一会儿,不然担心自己可能会直接昏死过去。谁也不知道,他手臂之上如墨迹一般的淤痕已经逐渐蔓延至肩膀,并有朝着心脏进发的趋势。
将萧无虞安顿好之后,林亦昭看向一旁频频远眺的大白,笑道:“你在看什么呀?”
大白扭扭捏捏地用爪子刨地,瓮声瓮气地道:“我要出去一趟,晚点回来。”
林亦昭记得它上回想要外出的时候,也是这番神色,遂好奇地问:“出去干什么?”
“会友。”大白圆圆的眼睛盯着地上,两只耳朵红得彻底。
见它如此害羞,林亦昭也不好多问,只是挥了挥手,说了句“早去早回”,大白便一溜烟儿跑了。
林亦昭看着它猴急的背影,好笑地摇了摇头。
待太阳落山,月亮升起,萧无虞才缓了过来,脸色也渐渐恢复了红润。他睁眼便看见林亦昭笑着对他说:“醒啦,可好些了?”说着她便递了蔷薇酥给萧无虞,这是临出发前,萧无虞赶着做出来的,因为放在玉竹蒸笼里,还散发着袅袅的热气,看上去就很有食欲。
萧无虞接过蔷薇酥,小小咬了一口,感受到那种丝丝甜意,便也笑了笑,“正好饿了,虽然可口,可这蔷薇酥终究不是饱腹之物,我方才看外头长有一片翠绿的竹林,竹子中通外直,正好可以做竹筒饭,不知师尊可想吃?”
林亦昭听说可以吃竹筒饭,先是一喜,而后想到什么,还是摇了摇头:“今天便算了,竹筒饭以后可以再吃,阿虞你的身体要紧,还是好好歇息吧。”
“我已经歇息好了,不用担心。”萧无虞站起身,便往屋外走去。林亦昭不放心,遂跟在他的身后。
萧无虞一边走,一边四处看了看,“咦,那只肥兔子呢?”
“你说大白吗?它出去会友去了,说是晚点回来。”林亦昭说。
“这样啊,那便不做它那份了。”
萧无虞选定了一杆又高又直的竹子,一刀砍倒,然后将竹子削成一截一截的长度,再从中选出两节最完美的竹筒。
竹筒用清水洗净,开小口灌入灵米、青豆、夔牛蜡肉丁以及胡萝卜丁,再添些食盐、胡椒,随后用灵力封住小口,手腕微微晃动将灌好的竹筒饭抖匀,最后将竹筒饭置于篝火上烤,一边烤一边翻转,使其受热均匀,有效避免一边半生一边焦糊。待半炷香之后,林亦昭便闻到一股勾人的香气。
那股香气混合这竹子的清香、腊肉的咸香以及灵米的糯香,拼命地往林亦昭鼻子里钻,馋得她眼冒绿光。
“阿虞,好了吗?还有多久啊?”林亦昭开始催促。
萧无虞不急不缓地给出了林亦昭想要的答案,“好了!”说完便将其中一只竹筒饭揭开,浓郁的香气扑面而来。
林亦昭顾不得烫舌,就用勺子舀了大大的一口送进嘴里,灵米、青豆、牛肉的滋味完美的和青竹的清香融合在一起,胡萝卜里的那股讨人厌的味道也消失不见了,转而是一种神奇的软滑滋味。林亦昭从未吃过这么好的竹筒饭,吃了第一口之后,便再也停不下来,没过多久,只剩一只竹筒空空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