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一一对小崽子的能耐十分清楚,根本就没担心过,只让他好好陪福晋和孩子几日,说他不在的这一年他的福晋可是没少担心;小崽子郑重谢过阿娘对富察氏的照顾,这才带着福晋和孩子回了世子院,自然少不了一番温存。
对于现在的太子府来说,一切都是难得的安宁;胤禛持续保持低调,涂一一这个太子妃含饴弄孙之余只操心广济堂的事情;胤禛后院的其他女人也都被他敲打过,谁都不敢搅事,都怕坏了爷如今的局面,那责任谁都承担不起。
随着胤禛被册立太子,不是没有这些女人的家族前来攀关系,可是涂一一这个福晋都带头约束母族,其他人哪敢随意接见娘家派来的人,都传话给家族,让他们约束好族人,莫要给主子爷添乱。
太子府一切都好,可宫里却开始不稳。
五十七年的夏日,太后的身子一日不如一日;怎么说老人家如今已是七十八岁的高龄,且她本来的寿命应该是到五十六年冬的,如今已算是延寿了,涂一一并没想多改变什么,只让弘晖夫妻住在宁寿宫陪伴侍疾。
康熙执政以来就以仁孝治国,且他一生都对太后这个嫡母孝敬有加,这个时候他也算是高龄老人,本身也有一些疾病在身的,但他还是要侍奉在宁寿宫;还是被弘晖给劝住了,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汗玛法您就是大清的定海神针,您最要做的就是保重龙体。
小崽子还说我是被汗玛法您教导长大的,且我大部分的时间都住在宁寿宫,有我与福晋在宁寿宫侍疾就好;您这样侍疾,想来乌库玛嬷也担心您的龙体,对她老人家的病体是负担,不如就由我代您尽孝。
都不用再多说,太后就明白小崽子的意思,也对康熙说要他保重龙体,前朝还有那么些事情等着他决断呢;且小崽子住在宁寿宫这么些年,太后最喜欢的就是小崽子一家的陪伴,看着弘晖这一家子,太后觉得心里都松快。
最后太后还语重心长对皇帝说,她这一生虽然没有得到先帝爷的喜爱,可她有皇帝一辈子的孝顺,是全天下最有福气的老太太了;后来又有了弘晖的陪伴,这孩子是个细心的,在他的照顾下,老太太这一辈子就没被病痛折磨过;如今不过是寿数到了,这也是喜事,她很快就能见到太皇太后,还能侍奉在老人家跟前,她已经很满足了。
老太太坚持,康熙也就不再勉强;这么些年,康熙自然清楚弘晖对两位老人家的悉心照顾,对他代自己侍疾没有半点不放心;但每隔几日,康熙还是会来宁寿宫陪老太太坐坐,回忆一些从前的事,母子情分半点没减少。
不管康熙和弘晖及胤禛夫妻多么舍不得,太后还是在冬日薨逝了,享年七十八岁,算是难得的高寿;又因为老太太临终的这段日子被弘晖照顾的好,没怎么受过病痛折磨,这在古人看来就是喜丧。
因而康熙虽然悲痛万分,但有弘晖一直陪伴开解,还有胤禛夫妻的宽慰,老爷子很快便恢复精神,下旨由胤禛这个太子主持太后的丧仪,老太太的后事办的很是风光。
等到太后的丧仪都办完之后,已经是康熙五十八年了。
这一年的初夏,康熙就觉得身子极为乏力,格外的苦夏;在弘晖的建议下,老爷子令弘晖一家子陪着他去了畅春园,将朝政大事都交给了胤禛这个太子打理。
这个时候,弘晖家的一对龙凤胎已经在地上乱跑了,老爷子格外喜爱这对龙凤胎,走哪里都要带着,就连弘晖这个好圣孙都要退后几分;许是在畅春园住的舒心,许是老爷子更加珍惜余下的时光,竟然没有之前那般眷恋权柄,给胤禛放手了不少权利。
但胤禛如今更是万分小心,哪怕老爷子是真的给他放权了,但他牢牢记着前太子胤礽的教训,并不专断;小事和琐事他自己做主,但还是会由弘晖帮他给康熙解说,大事他都会不辞辛苦赶到畅春园,亲自聆听康熙的旨意,谦恭的姿态做的十足。
对于这个儿子的表现康熙越发满意,后来索性下旨令宫里的后妃们大都搬来畅春园,就连佟贵妃也一并来了,宫务提前交给太子妃打理。
康熙五十九年,太孙妃再度有孕,从畅春园搬到圆明园养胎,将龙凤胎兄妹全权交给康熙照看,弘晖开始两头跑;康熙六十年,太孙妃生下弘晖的嫡次子,是个虎头虎脑的孩子。
大抵是真的偏爱弘晖,更或许是康熙的决心已定,他也不在意那些规矩了,在畅春园给这个孩子办了洗三礼,时不时就要看一看孩子。
到了康熙六十一年深秋,虽然老爷子的身子已经很不利索了,但是弘晖家的三个孩子在跟前陪着,老爷子的笑声丝毫没少,常常能在园中听到他畅快的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