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小崽子心里的郁痛,涂一一索性下旨,将东州裴氏的处置也交给太子监管,还是由大理寺审案,想来能看到裴氏凄惨的下场,小崽子心里也会舒服一些。
将这件事全权交给小崽子,涂一一也算完成了一件大事,便将此事置之脑后不再管,由着小崽子折腾去了,想来裴氏与杨氏、李氏几家的人都落不了好,她也算对得起原身和小崽子了。
之后涂一一继续投入到恢复大钺民生与基建中,首先将军队全部重新改制,除了钺京留下的五万禁军和两万凰羽卫、三万亲卫军,其他的都派遣到各行省及州府驻防,每三年换防一次;驻守边境的大军人数最多也不超过十万,防止统兵将领生出异心,且这些将领也要定时换防。
改制完军队之后,恰逢科举开考,这一次因为空缺的官位更多,录取的人数自然也更多了一些,除了前三甲直入翰林院,其他的基本都外放了;不是没有功臣想着为家里子弟求情想留在钺京,但涂一一只说了一句在基层才更好出政绩,这些人也都不再多言,积极送家族子弟前往地方任职,甚至还从家族派出不少幕僚,导致这一批官员上手颇快。
官员都到位了,各种政令频发,补充了大钺初建时的漏洞,还有一些更合适现在大钺国情的新政令;与之相对的就是各种律法也出台,细致到民生的每一处,可谓是尽力保证大钺百姓的利益。
朝堂高速运转,地方政府自然也要跟进朝廷的脚步,官员们再无以前的惫懒作风,恨不能多生出一双手臂处理政务;至于以前常见的官员贪腐行为,因为督查司的存在,且人们都知道如今是太子殿下掌管督查司,谁也不敢挑战底线,个个谨慎;更重要的是大钺给的俸禄和各种补贴足够,官员们大都抱着效忠大钺的心思,俸禄和补贴每月都发的及时,手里不缺银子,他们还真生不出贪腐的心思。
当然,这种现象是暂时的,毕竟大钺初建,女帝涂一一的手段百官都清楚,自然没人敢越雷池一步;至于日后,那就要看继任的君主有没有能耐掌控百官了,若是有一个怠政的君主,必然也会有官员钻空子;这就是后人的事情了,涂一一的记忆里就没有能延续千年万年的朝代,再加上她只操心小崽子一个就够了,所以她只负责打好基础。? 以后的君主,那都是小崽子涂山钺的后人,合该他自己教导才是。
而现在最让涂一一欣慰的就是有她这个女帝的先例,大钺很多女子走出后宅;原本朝堂上就有前几次参加科举选拔上来的女官,这次科举又选了不少,朝堂上和地方上都能看到女官和女将的身影,就连驻守边境的将领中也有女将的身影。
还有很多女子或经商,或上工,或卖出自己的技艺与改进的工具等,随着女子的收入增加,女子的地位明显增加;也许还有涂一一这个女帝深爱一人的先例,以前荣朝有的世家、权贵及富户男子动辄三妻四妾的现象也得到遏制,只要是自己能创造收益的女子,哪个还愿意去做妾。
又因为朝廷颁发的鼓励人口生育的政令,甚至还鼓励孤寡女子再嫁,只要女子手中有一门手艺,再有朝廷给的补贴,她们完全可以自立女户,当家作主,教养孩子更加上心,这可比做妾自在多了。
随着寒门子弟通过科举入仕,更多的人家看到了读书的希望,如今因为新政令家里收益也多了一些,都拼力供养一两个孩子读书,即便他们没有入仕,也能凭借学识找一份体面的活计;这种种原因累积,大钺竟形成了一股向学之风,家底厚一点的人家也响应政令供养女郎读书和科举,使得大钺百姓的整体风貌都有了很大变化。
因为安国公阎家的先例在前,商户们也看到了改换门庭的希望,虽然他们如今赶不上阎家当初那样的机会,但也响应朝廷扶持商户的政令,积极行商,只为倾尽心力培养家族子弟向学;或者还有通过捐银子、捐粮食等赈灾办法来换取一个皇商资格,商户们谁不想有朝廷的保护呢。
阎阙作为户部尚书统管国库,自然也看到了机会,他将涂一一闲暇时想出来的一些新东西的制作权与经营权拍卖出去,既为国库创收,又扶持了商户的发展;还有先前创立的技艺学院也有不少学习做出来的新东西与新技术,都被阎阙按照这种拍卖的办法处理了,促进了大钺商业快速发展。
当然也不是全部都拍卖,涉及到武器、军备及农耕方面的新技术与新事物,阎阙与阎阔商议后,经过女帝的允准设立相应的工坊,都由朝廷掌控。
因为对自己带出来的军队有信心,涂一一还取消了钺京与几个省会的宵禁,鼓励百姓夜间设市,可以按照划分好的范围摆摊,既丰富了大钺百姓的生活,还为百姓增加了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