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罢,她故意凑近,一双桃花眼直勾勾地看着秦不疑。
秦不疑的脸色似乎被某种浓重的情感笼罩,那种近乎青白的面色在殿内的烛火下更显得冰冷。
无双的手抚过他细腻的脸颊,食指与拇指在他红润的唇上抚过,笑意盈盈道:“怎么,陛下在幻境里与妾身云雨,殿下难道也要吃醋?”她的语气中带有一丝挑逗。
明月高悬,光芒透过半开的窗棂,铺洒在窗前细软地毯上,形成一片幽蓝。秦不疑站在窗前,月光打在他的脸上,使他的眼眸更显得深邃而神秘,不像他过往的飒爽明朗。他那眼神仿佛有着旋涡,深沉到可以吞噬万物。
长久的沉默中,他的眼眸始终紧紧锁定她。
“王姬在雪山之上,为何要救孤的性命?”他最终开口,声音低沉且带着些许沙哑。
无双微微倾斜头,昏黄的烛光下,她的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这段时间,秦不疑老是说些莫名其妙的话。
她愣了一下,道:“妾见殿下面善。”
“面善吗?“秦不疑看向她,下一瞬,他突然用力地将她拉入怀中,月光映照在他那完美无瑕的脸上,眼神却流露出一种决绝。
仿佛在这刹那,他下了某个重大的决定。
他身上薄荷香气将无双紧紧包裹,手指轻轻地拂过无双的发丝,如同触摸到了什么珍贵的绸缎,声音轻而低:“孤见王姬,亦是如此。”
第四十一章
清晨的永安宫寂然无声, 随着第一缕阳光透过纱曼落到床榻之上,秦王缓缓地睁开眼。
目光移向身侧,只见无双一身青白色的宫装, 正坐在矮几旁饮茶。青衣如湖,长发如瀑, 像是水墨画里勾勒出的瑶林琼树, 雪胎梅骨。
猛然间, 秦王回想起了昨夜的画面, 天神降临, 那怒火冲天的目光、严峻的警告, 似乎还在耳边回响。秦王心头颤抖,无比懊悔自己昨夜竟然妄想亵渎神女。
他缓缓地坐起身, 深深地看着无双,那目光已经变了, 不再是昨夜的阴沉放肆, 而是充满了崇敬和敬畏。他合掌,缓缓地道:“是孤有眼无珠, 冒犯了神女,还请神女恕罪。”
无双微微抬眼,目及空寒,让秦王不禁打了个寒颤。
她没什么表情,声音极为冷淡:“妾承上天之意,还望王日后莫要再造次。”
这短短的几句话,却让整个宫殿的气氛凝固了。秦王低头, 发丝垂在他的眼前, 掩住她心中的恐惧和懊悔。
永安宫之外,金乌升起, 朝霞漫天。秦王身穿龙袍,步出宫门,头顶玉冕,朝着前朝而去。
朝堂上,白玉石地面反射着阳光,官员们身穿朝服,一字排开。太子秦不疑站在前方,玄色朝服衬出他身材修长,袍子上金钩银线,蛟龙威风。
高台之上,秦王缓缓地道:“寡人已深思,百姓为国辛苦,但徭役赋税过重,使得生活不易。为此,寡人今特下令:自即日起至明年末,全国范围内免去一切徭役,且不再征收新的赋税。各级官员务必遵行,不得有违。”
朝堂霎时间安静了下来,世家纷纷面面相觑。太子秦不疑看向身侧的吕梁,只见他戏谑地眨眼,如有深意。
就在此刻,太常卿赵无极步前,一袭蓝袍步履稳重:“陛下仁慈,但此次免去徭役与赋税恐会带来非预期的后果。无税之赋,国库必受重创。望陛下三思。”
国尉石原紧随其后,他身材魁梧,声音如洪钟,回响在整个朝堂:“陛下与百姓同心,但此举恐破坏军需供给,一旦外敌攻来,我秦国岂不自损长城?”
阳光透过金红窗棂落进大殿,给砖石地蒙上了一层朦胧的光晕。空气中似乎飘荡着几丝微微的熏香。
赵无极与石原话落,大殿内的官员们似乎形成了两股势力。
有人面露担忧,低声议论,而有些则是目光炯炯,明显是赞同之色。秦不疑站得笔直,他扫过赵无极和石原,再随即,他的目光平静地看向坐在皇宫中心高位的秦王。
就在朝堂上议论声沸沸之时,太子太傅徐纵言走了出来,声音不徐不疾,每一个字都十分清晰:“二位大人所言极是,但我秦国立国以来,何尝不是靠着仁政稳定民心?国家利益固然重要,但百姓的心意是否更为关键?”
朝堂上,徐纵言言辞恳切,语气锐利而不失威严。整个大殿为之一静,他又道:“若百姓心生怨气,国家又何以长久?陛下此举,臣以为是上佳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