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嬴政武则天入住我民宿(33)

“别想太多,看到这个豆乳盒子没?”

“豆乳……盒子?”

“对。做这种蛋糕的原料,也是早几百年前都已经有了,但直到最近几年,这种蛋糕才被人开发出来。

“再看这个西红柿。很早之前它就存在,但是因为颜色鲜艳,人们下意识觉得有毒,没人敢吃,直到近200年,有人赌上性命吃了,大家才发现,啊,原来这个可以吃,还很好吃。

“还有你看过的蒸汽革命,水烧开时的热气,不是天赋异禀,谁会想到这能用来当做动力呢?

“还有螃蟹。长得难看,有凶狠的大鳌,全身硬壳,也是没人敢吃,到有人尝了,大家才发现真香。我们现在还把第一个敢做某件事的人,叫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蟹,可以吃?”嬴政惊愕地看姜漫漫。

姜漫漫噎住。

“……对哦,你们那时候,还没人敢吃蟹。”

“哈,哈哈哈哈……”嬴政突然大笑起来,边笑边摇头,“是我想错了。兵书有言,战胜者,需天时地利人和,连食蟹都需人和,制成工具,又何尝不是?”

“就是这样,别总苛求自己。”姜漫漫笑着把豆乳盒子递给嬴政,“来,尝尝。”

嬴政接过,深深看了姜漫漫一眼。“谢谢。”

吃完点心,姜漫漫也开始帮着查找相关农具的书和资料。

这方面网上的资料不少,甚至还有专门的农具博物馆,只不过离的比较远,不方便过去。

忽然,她眼睛一亮。

“嬴政,看这个!”

嬴政顺着她手指看去,见电脑屏幕上是一个形状逼真的展示台,而展示台之上,则是同样逼真的各类农具,与真实所用等比。

通过鼠标操作,镜头可以拉近拉远,展示农具的各个角度,甚至可以看到木头的纹路,和其上的磨损痕迹。

部分农具,旁边还有一个“拆分重组”的按钮,点击后,农具会拆分为各个零件组件,可使用鼠标进行3D式的搭建。

嬴政亦是惊叹,很快就学会了操作,开始筛选合适有效的农具。

姜漫漫在一边看着,顺便搜索了这个名为“历史博物馆”的网站,发现是松鼠集团旗下。

网站展示的不单有农具,也有各个历史阶段的物品乃至建筑,好些都提供了拆分重组的功能,能够帮用户更深入的了解物品的构造。

很快,嬴政根据形状用途制作工艺等,筛选出了三种原料获取简单、制作相对方便、效用较好的农具,并打印了图解。

其中有一款也是用于播种的,叫耧车,由牲畜牵引,可以同时完成开沟和播种,由于采用畜力而非木轮,便不存在磨损的问题。

说起来,这还是羊叔所使用的播种机的前身,建国前还在北方被使用。

姜漫漫看了介绍,知道了这是汉武帝时,一个名叫赵过的农学家根据前人耕耘下种的经验改进制作的。

这和嬴政所在时期较近,制作工艺上没有大门槛。

更重要的是,他们所处的地理位置相近,土地属性、种植作物较为一致。

赵过还总结出了代田法,即在地里开沟作垄,作物种沟中,每年沟垄互换位置,可以保持土地肥力,抗御风旱,用力少而得谷多。同样的,还有挽犁共耕的方法。

她把赵过介绍给嬴政,惹得这位汉武前的秦皇一阵扼腕叹息,恨此人不能早生200年。

不过,最为广大学子熟知的曲辕犁却被嬴政否决了。

姜漫漫也是由此知道了,曲辕犁为什么直到唐代才出现——不是前人脑子慢,而是唐时,南方人口、经济才逐渐兴旺,并积累起了水田耕种的经验。

曲辕犁又叫江东犁,更适应江南地区水田耕作,北方的劳动人民自然很难想到。

有了目标,嬴政再次根据图解,敲打木头。

姜漫漫看了眼天色,准备做晚饭。

忽然,她注意到面板上的赞赏:(502943/622943)。

早两个小时前,明明还不到30万,按理说没有突然蹿升的道理,发生了什么?

第21章

昨天一天得到21万赞赏,姜漫漫已感觉不可思议。

归结原因,可能是观众比较猎奇,当天亮点频出,还有大佬现身。

今天虽说粉丝量多了,但直播内容却是减少的。

一来不是半夜开始,而是早上。

二来,嬴政日程基本和昨天一致,早上打拳、吃饭,上午喂猫,帮羊叔播种和画播种机图纸也不那么新奇;

下午没再看视频写小篆,改为木作+电脑操作玩农具分解组装小游戏,“始皇”人设完全弱化。

非要说的话,还得感谢土豪一波打赏,有了更多首页推荐,才勉强维持和昨天相近的数据;以及改君王衣袍为花衬衫时有一波小高潮。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