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S省不是陕西这样的考古大省,云容村发现的疑似唐砖,在云山市已可算得上牌面,所以考古所立刻被惊动并积极出动了。
辛娘娘祠不大,发现唐砖的台座更是小巧。文物局当晚封锁了现场,忙活了大半夜,就完成了大部分工作。
被发现的唐砖除了少数还算完整,其余都是修修补补过的破砖。
据考古所研究人员现场接受采访称,祠台座主体最初应该就是建造于唐末,历朝历代以来,外侧总有破损和修缮,一般都是把最外层扒掉重修,所以现在最外层是建国左右的砖,里面是唐砖。
其中最重要的发现不是唐砖,而是一个被多层包裹的,疑似木匣的东西,已经被连夜送走。
第二天上午,姜漫漫就接到文物局林超的消息。
——林超就是第一个来现场勘察,发现唐砖的文物局青年员工,姜漫漫为了及时获知消息,厚着脸皮要了他微信。
【漫漫你好,刚刚确认了,发现的应该是唐代文物,一部手抄本《女则》,保存较为完善,几乎可以辨认出全部字迹,目前没有其他地方发现过类似抄本或者印刷本,这是孤本!里面还有几页附文,记录了云容村辛娘娘的事迹!】
【从附文中可以看出,这部手抄本,应该是辛娘娘亲手书写,用来在村中教育女童,被她一位学生保存,后来这位学生把它送入祠中保存。】
【辛娘娘在历史上确实是存在的!】
【现在局里已经在请专业人士,后续经过整理,应该能让这本著作重见天日了。这部书的原作者,应该是长孙皇后!】
林超很激动,不仅因为他是专业的,知道纸张难以保存,手抄本的发掘出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极为罕见,也因为他自己就是云容村出去的,童年时还在老村生活过。他小时候听说过不少辛娘娘的事,而就在今天,这些事迹不再只是口头流传的故事,而确有文字记录可考。
果然是《女则》!
就是没想到,村里的辛娘娘竟然还和《女则》有关。
姜漫漫定了定神,直接拨通陈耕砚的电话。
“陈老师,刚刚云山市考古研究所在云容村的辛娘娘祠,发现了《女则》的手抄本……”
北都大学历史系。
刚刚回到北都的陈耕砚接到姜漫漫的电话后,当即发挥出全部人脉潜能,辗转联系上了云山市考古所所长和文物局局长,并上下左右斡旋。
最终,北都古籍所凭借超强的专业实力,和S省古籍所及云山市达成修补整理古籍的三方合作,北都大学出版社还争取到了最终的出版权。
辛村长也如愿推动了云容古村落的建设项目,当天下午,就有文旅局的领导过来视察。
毕竟,《女则》是长孙皇后的作品,这是历史上第一次被发现,意义重大,当天就登上了热搜。
和它一起登上热搜的,是#《女则》背后的故事云容山辛娘娘##云容山姜女士#。
有不少媒体和自媒体挖掘到了云容山辛娘娘的传说故事,再联系云山市考古所透露的附文信息,这个故事变得更加真实生动起来:
辛娘娘原为曹州人,盐帮走卒之女,而此盐帮首领,正是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
黄巢起义时,辛娘娘不过8岁,她父亲也入了义军,没多久便战死,无军功。辛娘娘跟随母亲在军中做些洗衣做饭的活,也学了些刀剑之术,后母亲病死。
此时,已经大了些的辛娘娘被安排成为黄巢姬妾的婢女,主要做些洗衣洒扫的粗活。
后来,她因生性淳朴聪慧,被其中一位姬妾看中,教她读书识字明事理。
黄巢起义最终失败,他的姬妾们也被抓获。
辛娘娘临危不惧,在此之前就带着府上一些女眷及儿童逃出,一路逃到了云容山中。
当时盗匪横行,辛娘娘帮云容村击败了盗匪,也得到村人敬重,在村中居住下来,她带领男女老少开荒种粮,建造房舍,云容村开始繁荣起来。
没过多久,五代十国开始,外界政权更迭、战乱不止,山中匪寇亦有滋生。
但辛娘娘似乎早有所知,多年前就大举屯粮,于村中组织起护村乡勇,教授武艺,无论男女,所以云容村此后几十年无恙,成为乱世中难得的一片安宁之地。
因自身经历,辛娘娘也极重女子之教育,《女则》就是她教授女童时所用的一部书,全书为她亲手抄录。
从长孙皇后作《女则》,到黄巢姬妾教识字,再到辛娘娘救乱世教女童,这个历史真实故事中女性力量的彰显和传承,让无数读到的人由衷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