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到8个小时……”
苏璨星默念着这个数字。
4到8小时后,姜漫漫就会死。
现在是4点,节目直播在7-10点,算算时间,8-12点,应该就是节目中或者播完之后不久。
如果她能死在节目中就好了。
苏璨星白皙无暇的脸上,浮现出令人战栗的阴狠笑容。
第70章
晚上6点半,《今穿》开播在即,节目预热直播已经打开,观众纷涌而至。
姜漫漫和其他十几位嘉宾再次穿戴好设备,坐进各自的座椅。
系统加载完成,再睁眼时,入眼便是一片黄沙满地,直连天边,隐约可见同样土黄色的高高的烽燧堡垒。
姜漫漫转身向后,巍峨的祁连山安静横亘在远处,山顶覆雪,在阳光下洁白闪耀,千年不化。
天蓝如洗,风沙呼啸,明明没有实感,姜漫漫依旧有呼吸受阻,一开口就会满嘴沙的感觉。
不远处,是戈壁、是荒丘、是沙窝,一切无不荒凉而苍茫。
唯有近处,是一片被建造到一半的宽阔坞院,西北馆舍已经建起,有NPC工人身穿短打,挑着黄土和枯黄的芨芨草,提着工具正在夯土修造,喊着号子,忙忙碌碌,一派热火朝天景象。
南面是牲畜厩,有同样是NPC的小卒在放牧牛羊,饲养鸡狗,长长吆喝。
东厨,一片炊烟正在升起。
绕过馆舍,迎面可见一小片绿洲,泉水自山岩腹中涌出,流成小泊溪水,倒映着澄澈蓝天,碧绿草木以其为中心向外蔓延,染绿左近沙丘。
而这一小股绿意之外,是一片高大山峦,山上寸草不生,赤红如火。
在刚刚的彩排里,姜漫漫已经听陈耕砚教授讲过,那应该就是火焰山。
而她们脚下这座坞院,就是悬泉置——现在应该还叫悬泉亭。
传说李广利征战大宛,回程时兵困马乏,饥渴无食,李广利仰天悲誓,而后以刀刺山,竟有飞泉涌出,使三军得济。泉水之后从山崖一侧流出,故曰悬泉。而李广利时为贰师将军,因而悬泉又名贰师泉。
李广利二征大宛,虽则损兵折将之多,令人扼腕,但汉朝威名仍是震撼了西域诸国。
之后,武帝在敦煌以西修建外长城,将对匈奴的战线再次北推。
悬泉亭也约在此时期或稍晚开始修建,后称悬泉置。
这是漫长河西走廊上一座驿站,位置在敦煌东,西汉时设立,魏晋废弃,唐时再用,此后名不见经传,明清时,此地已被叫作吊吊泉,无人知其过往。
直到一次意外的考古发现,它重新出现在现代人的眼中。
4万余枚汉简出土,记载着自武帝时起皇帝的律令诏书、使节往来、驿站工作档案、人马消耗等等,令后人重新窥见汉时丝绸之路上商贾纵横的繁华,也更真实地领略到史书上记载的使节们,是如何用他们的双脚丈量着河西走廊的土地,为边境的安危不辞辛劳,忘却生死,往复奔波。
……
之前的彩排中,节目组只是让大家熟悉了这片地方,但对剧本任务究竟是何安排,究竟哪位历史人物会出出场,姜漫漫并不清楚。
倒是陈耕砚教授和陶淮经过讨论,有了些推断,认为他们所在的时间应该在公元前101年到前95年,太初天汉年间,这段时间河西走廊上发生的事,大致有苏武出使被匈奴俘虏,解忧公主和亲乌孙,李广利、公孙敖等将领多次与匈奴交战,李广之孙李陵被且鞮侯单于俘虏等等。
考虑到悬泉亭的地点,其中最相关的应该是解忧公主。
很快,直播正式开始。
系统面板和设备中传来背景播报。
“又见面了,这次,欢迎各位来到汉朝的河西走廊,不过这里好像并不是很平静,请各位在完成任务时,务必注意安全。”
“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卫霍已去,作为新被提拔的外戚,李广利第一次远征大宛失利,武帝震怒。此时,匈奴乌师庐儿单于继位,因其年幼嗜杀,左大都尉欲联汉谋反,事败被杀,往去接应他的赵破奴及两万汉军也被匈奴俘虏,形势一时焦灼。
在匈奴与西域之间,武帝选择了西域。发六万人及诸多牛马粮草,令李广利再次出征,终破大宛。
而匈奴在此期间经历雪灾,两位单于接连死去,新继位的且鞮侯单于畏惧汉兵趁匈奴内部动荡进攻,与汉交好,释归汉使。但好景不长,随着匈奴实力恢复,他重张爪牙。
天汉元年(前100),此前随赵破奴被俘虏的匈奴缑王与虞常计划挟持匈奴阏氏谋反,遭人告密,被且鞮侯单于发现,单于震怒,杀缑王,生擒虞常,并扣留了时在匈奴出使的苏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