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烹饪给人最大的印象就是猛火快炒,无论是街头小饭馆还是星级大酒店,炒菜都能占据菜单大半壁江山。
每家每户每日三餐,出现一两个小炒也极为常见。
但炒菜其实是有门槛的,那就是炒锅和食用油。
炒锅考验的是钢铁铸造技术,食用油考验的是油料植物的发现和种植——单凭动物那点油脂,富贵之家也只够偶尔炒个鸡蛋解解馋。
而无论炒锅还是植物油,其普及和流行都要在宋代,《东京梦华录》里有炒鸡、炒兔、炒腰子等的记载。
明朝时,花生这种出油率极高的油料植物传入中国,炒菜才开始成为中式烹饪中特有且极为重要的烹饪方式。
武媚娘所在的唐朝,炒菜几乎不会在宴饮菜单中出现,当时上层多流行肉食,烹饪方式不是烧烤就是炖煮,比如鸳鸯炙、野猪肉炙、驼蹄羹、甘露羹等。
有一道现代人还尝尝吃到的“闭门羹”,也是唐时出现,说是宣城一位叫史凤的名妓,由于过于受欢迎,宾客接待不过来,就想出一个办法,为不想接待的客人送上羹汤,以示婉拒。
这是闭门羹的由来,也说明在唐时,羹汤是极为常见的家常菜。
所以对武媚娘来说,她平常能吃到的所有饭菜,在这个时代做起来,都是方便又快捷。手上有一个烤箱,一个电炖锅,几乎可以闭着眼做菜了。
“其实现在很多人还是觉得做菜很麻烦。”
“啊?此等做法,竟还觉麻烦?”武媚娘惊了。
“因为大家吃惯了炒菜,而且无论炒菜炖菜,都需要处理食材,有些要洗要切,有些要提前浸泡腌渍。所以现在已经开始流行一种更简单的做菜方法。”
“还有更简单的?”武媚娘想了想,却是再想象不出。
姜漫漫比划了一下。
“用很多大机器洗菜、切菜,再将菜或炖或煮或炸或烤做成成品,封入袋内,这个叫预制菜,也即预先制作好的菜的意思。把预制菜买来,放进微波炉加热,只需要10到20个呼吸,就可以吃了。”
“10到20个呼吸……”武媚娘下意识计算自己呼吸的时间,而后点头,“那确实方便。不过,做菜得改名叫热菜了。”
忽然,她眼睛一亮。
“这便是所说的科技解放生产力吧?”
“运用已有的技术,或者开发出的新的技术,来让大家可以减少做饭的时间,就可以将更多的时间用来劳作。”
“有了电烤箱和电炖锅等物,就不再需要烧火的小厮,而有了预制菜,连大厨都不需要了。”
“这多出来的人力,可去种地,可去造房,也可去训练兵马,去造船……”
武媚娘历数着种种人力的使用方法,姜漫漫听着听着,不由发出前社畜的唏嘘。
这可能就是资本家和打工人的思维区别吧……
打工人上班996,感叹没时间做饭只能吃外卖,而资本家则看到打工人需求,推出预制菜,将本该属于菜市场、外卖店、餐馆等等的市场份额,抢到了自己手上。
不过姜漫漫并不讨厌这样的媚娘。
因为她生长在大唐,她现在的所思所想,不是真的为了去剥削民众,而是为了让她所在的时代更加美好。
那是一个还需要将蛋糕不断做大的时代。
只有有更大的蛋糕,更多底层的人民才能过得更好,而不至于出现像杜甫诗中说的那样,“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走吧,该喂猫去了!”她笑道。
“嗯。”媚娘点点头。
今天的猫饭也是她做的,水煮鸡肉和鸡蛋黄用搅拌机打散,用模具做成一块块小蛋糕模样,再点缀上一点红薯。
将鸡肉泥蛋糕分配到不同的猫碗里后,武媚娘和姜漫漫一起坐在大石条上,托腮看一群猫猫虫吧唧吧唧吃的津津有味。
在媚娘的要求下,喂猫的直播是开着的。
这也是姜漫漫在公开身份后第一次,没有马赛克的出镜,虽然只是作为猫猫们的配角。
出乎她的意料,不知是黑子们之前被C站集中封了一波,还是被武媚娘昨晚的直播震慑,怕有审核卧底所以不敢说大尺度的话,屏幕上虽有些酸言酸语,但弹幕的总体氛围很不错,还有好多支持的发言。
至于其他的,和以往没有太大的差别,吸猫党们还是一片“姨姨亲亲”。
还有粉丝感叹。
【对姜漫漫无感,网上一片排斥的时候,也被带的有点排斥,觉得她披马甲是骗粉行为,但是现在看,直播还是那个直播,内容没啥变化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