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较,还是身份证明更让她惊喜,有了它,媚娘就可以无痛高铁酒店景区了!
剩余赞赏:2963799。
看到姜漫漫一脸惊喜的样子,武媚娘露出笑意。
“够了吗?”
“够了!”姜漫漫豪爽地一挥手,“明天开始,你想什么时候出去,想去哪里玩,我都可以陪你!”
“太好了!”武媚娘脸上,满是少女的无忧笑意,“我晚上要好好刷手机准备准备!”
“嗯,你可以把想看的东西想做的事记下来,然后用手机拍照。我们这边在云山市云湖县,旁边就是盛海市,5天的话,周边都可以玩过来,稍远也行,但路途上会比较花时间。”
姜漫漫想了想,又道,“我待会儿也找找大家推荐的景点和餐馆发给你,你选择好想去哪些,我最后整理成攻略,尽量把你想去的地方都放进去。”
“嗯。”武媚娘立刻要抓手机,却被姜漫漫一把扣住手。
“现在,先吃饭!”
“知道了!”武媚娘笑着吐舌。
饭后,武媚娘坐在书桌前,一边刷手机,一边点电脑,时或在姜漫漫给的笔记本上写写画画,与和她同年龄的高中生们别无二致。
突然,她注意到笔记本前面有些奇怪的字。
翻开一看,却是篆字和隶字,夹杂着一些简单的图形,有点像农具。
“这是?”她有些好奇,问姜漫漫。
姜漫漫看了眼,一下生出几分物是人非的怀念感。
“是你的上任住客留下的。他是第一个来这里的,你是第二个。”她答道。
“上任住客,是谁,我认识吗?”
“唔,你肯定认识。”
“那先别告诉我!我猜猜看。”
武媚娘又翻了翻笔记本,上面的字笔迹锋利,较为潦草,她认得不全,但即便如此,有图案辅助,也依稀能辨认出,笔迹的主人在研究农事相关的内容。
她认识的人,研究农具,这会是谁?
“是个秦人?”她勉强只能猜到这个。
“是。”
“秦朝的农官……”武媚娘也读过不少书,却记不得秦朝有哪位有名的农官,但看这锋芒毕露的笔迹,一个名字忽然从嘴里跳出。
“始皇帝?”
“你竟然能猜到?”姜漫漫想真不愧是女帝,哪怕青少年版。
“真的是他?”武媚娘很是惊喜,她读遍史书,常见其上有指责始皇暴虐之言,但纵观始皇帝一生所作所为及其平生功业,她只觉钦佩。
掌乾坤,握风云,鞭挞宇内,一统六合,为帝,当如此也!
只是春秋战国时,孔子周游列国数十年,西教未曾入秦,本是因秦地偏远险阻,却在史上留下“儒者不入秦”之名,令后来儒者惯以为秦历来不通礼治仁义,忽视荀子夸赞秦政之言。
汉武后崇儒,其时始皇焚书坑儒之事发生未久,又令当时儒生心戚切齿,故而重言其行而轻其政。
连司马子长《史记》中亦对他多有微言,后代儒家更是不断妄言其残暴无仁。
但百年,千年,这些后世之言,始终都无法抹杀他千古一帝的光芒。
在武媚娘心中,始皇帝一直是头戴冕旒,高高在上,凡人不可妄见其面目的圣君。
但在这里,她忽然窥见一角不同以往的东西。
“他记这些作甚?”武媚娘问。
“他来时,是始皇帝十年,而十二年,秦国将遇旱灾。天灾难避,唯有提前囤积更多粮食,才能最大程度减轻灾害带来的后果。……他继任秦王位后,第三年,有饥荒,第四年,遇蝗灾,所以于农事上,他极为重视。”
耕战耕战,有耕才能战。
《今穿》中有提到郑国渠,于此一事上,就能看出嬴政少年时的远见和对农事的重视。
秦王政元年,刚刚即位的嬴政接受郑国和吕不韦的建议,下令修渠,西引泾水向东注入洛水,可使关中田地得到灌溉。
途中,嬴政知晓郑国乃韩王派遣的细作,建议秦国修渠是为了疲敝秦国国力,使其无力对外发动战争。但嬴政仍下令赦免郑国死罪,让他继续修渠。
这个决定,让郑国心甘情愿为嬴政修渠,而嬴政也没有辜负他。
始皇帝十年,渠成,嬴政以郑国之名命名此渠,使郑国扬名至今。
这条渠,让当时关中万里成为沃野粮仓。七年后,秦灭韩,又十年,灭齐,一统六国。
“他的眼光不止在六国版图,在用兵之事,也在郑国渠,在一块块农田。所以,只有他才是古往今来,一扫六合之始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