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将军,喜欢本王送你的大礼吗?”
听到此言,元密咬牙启齿,恨声怒道:“穆离!你!”
“兵不厌诈,怨不得本王。”楚安歌望着元密身上激战的鲜血已经干涸,变成了褐色,加错叠加的伤口显得他狼狈不堪,心情大好,“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你莫忘了是尔等先越过边境线挑衅南渊,如今是你应得。”
楚安歌握紧缰绳,直视元密阴狠的目光,冷声道:“南渊国境,凡侵扰者,必诛之。”
随着寒霜剑落下,身后将士如同嗅到血腥味的猛兽蜂拥而上,将剩下的西庆残卒撕碎。
第66章 同归
元密一死, 西庆军人心溃散,被南渊军逼回沉沙江的另一边。与西庆一战以南渊胜利告终,东南大捷联同楚安歌没死的消息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传回京师, 朝野震荡。
楚家兄嫂院子内,白知衔虽然没有亲身经历这些日子发生的事情, 但是也通过极乐坊的一些渠道,时刻关注着东南战事。
崔寻提着篮子从院子外走入,回身看了跟在身后的杨涧一眼,手往前一送道:“杨少卿,里面请。”
杨涧跨入院子,先朝着白知衔的方向作了一揖,方才道:“白大哥, 小爷东南大捷这本、是件喜事儿,可是皇城这几日却因着这事儿传出了不少流言。”
东南军大捷、断肠草一案阿衍也把人都抓着了,就等着会京述职。偏这时候上京出了岔子, 皇城内那首关于穆家军的亡国歌谣倒是愈传愈烈,杨涧自己倒是不信穆氏会造反这样的言论,但是光自己不信没用啊,就怕皇城里那位贵人信了。
毕竟楚姑娘刚刚平定南境, 少说也有二十年边境不会再有战火。云罗王府血案一直没有查清,坊间流言蜚语不断,朝廷却坐视不理,就算傻子也猜得出来肯定有那位陛下的默许。
近日皇城戒严,禁军、御林军皆严阵以待,不安又紧张的气氛笼罩着京师, 夜间巡逻的队伍都加了不少,官兵将士们手里的火把照亮了皇城的每一处。陛下这么做似乎是在警告那些暗藏在上京内怀有不轨之心的人不要轻举妄动。
“禁军、御林军异动, 现在城内人人自危,百姓们人心惶惶,小爷倒是希望阿衍和楚姑娘不要回来那么快。”杨涧叹气道,他接过白知衔递来的信细看起来,待看到最后一句瞳孔骤缩,“陛下要鸠杀楚姑娘和小王爷?”
“白大哥,这消息从何处得知?”杨涧蓦地站起来,严肃看向白知衔,“东南边境刚刚保住,陛下就要诛杀忠臣良将,这件事非同小可。”
虽然他初看书信就被信中内容气昏了头,但是多年办案的经验,让他不由地多留心。
白知衔道:“玲珑阁。”
杨涧紧紧咬着牙齿不说话,玲珑阁传出的消息十有八九是真
的,他深吸一口气,转身就要往外走。
白知衔的声音在杨涧背后响起:“杨少卿留步。”
杨涧停住脚步,转身对他道:“我要传信给阿衍,让楚姑娘不要入京。然后将这件事告知小王爷,让他小心宫中的人。”
“如今整个皇城都在禁军的监视下,你的信传不出去。”白知衔沉声道:“而且穆王爷还在上京,若陛下以穆王爷相挟将安歌强召回京,安歌一定会回。你若提前告知了穆王爷,打草惊蛇,恐会让他陷入更危险的处境。”
杨涧脸色煞白,急道:“那怎么办?”
“等。”白知衔揉了揉眉心,声音疲惫道,“明日一早,烦劳杨少卿带我入宫面圣。”
杨涧不解白知衔为何要进宫面圣,但是观白知衔的消息灵通程度和对待皇室中人的态度,他就觉得白家大哥似乎和陛下有什么关系。
可惜当夜还没让他琢磨清楚白知衔为何要见皇帝,另一件更棘手的事情接踵而来。
子时三刻左右,上京空中炸开一枚信号弹,随即就是铺天盖地兵器相交之声。
杨涧提剑出门查看情况,从叛军手里救下一名禁军士兵才得知。
太子逼宫,叛军已过玄武门朝皇宫方向去。
杨涧安置好受伤的士兵后,抬脚刚要前往皇宫就想起阿衍交代自己的事情,犹豫再三转向祁王府方向而去。
*
太子逼宫那一夜腥风血雨随着天边露白而销声匿迹,了解内情的人大都为躲过此祸而庆幸不已,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粉饰太平。故待到楚安歌与白裴衍回到京师的时候,上京城的一切都已经恢复了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