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玲抿唇一笑。
心想,这些算什么?
等再过十几年,那才真是天翻地覆的变化。
她觉得如果她现在告诉沈旭东以后可能会发生的变化,他都不敢相信。
“我跟你说东子,我们想要以后过得好,必须走在别人前头,这也是我为啥一定要看省城看看的原因。”
李秋玲看着省城的一切,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她之前还想着,让孩子们到县城读书。
可是到了省城之后,她改变了主意。
如果真的希望孩子们以后能考上大学,还是得到省里来,教育资源还是相差太多了。
就比如现在,她想让孩子们接触到英语教材,在县城根本买不到。
可是省城就不一样了,这样的教材肯定多。
以后国家快速发展,尤其国际贸易这块会需要很多英语人才。
想到这,李秋玲突然来了精神,抓住沈旭东的胳膊,略显激动地说,“东子,找书店,我要买书,买教材。”
“媳妇,这事急个啥,等咱回去之前买呗,我想想逛逛。”
“不行,必须马上找!”
李秋玲主意已定,沈旭东自然拗不过,只能陪着媳妇到处找书店。
一找到书店,李秋玲就进去仔仔细细看了起来。
最后挑了许多语数英的教材和习题,沈旭东都快要抱不动了。
结了账正准备离开的时候,李秋玲又想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
她又问收银员这里有没有单放机和英语磁带。
她决定从这一刻开始,就抓孩子们的英语基础。
所有东西都买齐,可花了不少钱。
沈旭东有点心疼,他忍不住问,“媳妇,你可真舍得,不过这玩意有啥用?还不如买个电视实在,咱家还没电视机呢。”
“电视机着什么急?你不知道现在市面上都有彩电了吗?到时候咱直接买个大彩电!”李秋玲笑着白了沈旭东一眼。
笑话他没出息,净想着眼前这点事。
学英语这么重要的事,他肯定理解不了。
把买的东西送回旅馆,晚上俩人又来到了附近最热闹的夜市。
沈旭东一看这夜市景象,惊讶得合不拢嘴。
县城的晚上哪里会见到人影子。
可省城的夜市,人真多啊!
小商小贩们多得很,摊子挨着摊子,大家伙都热情吆喝着,好一幅热闹景象。
李秋玲见沈旭东很惊讶,不由小声说,“东子,咱们要是一直在县城,最多也就开几家店,但是在省城就不同了,咱们的发展空间可大着嘞,而且还不会遇见张彪那样的人。”
“而且在省城的话,咱们不止能做餐馆,咱还能做别的生意!”
第29章 东子,你太牛了吧
◎内部矛盾爆发了◎
李秋玲和沈旭东从省城回来了。
大包小包地拎回了很多东西。
自从他们开店赚了点钱, 村里乡亲们都跟着眼热起来。
都在背后说,就老沈家那穷了一辈子的样,竟还能有翻身的一天,多亏了他们家那个儿媳妇。
这会看见他们两口子, 大包小包地往家拎, 哪个不羡慕啊。
隔壁戴着蓝色头巾的婶子,是个爱打听事, 爱多管闲事的人, 立刻迎了上去, 热情地喊, “哎呀东子,这是从省城回来啊?这一看就是买了不少好东西啊!”
“嘿嘿, 也没啥,都是孩子的书。”沈旭东憨厚一笑, 不想多搭话。
李秋玲看了一眼沈旭东,示意他不要那么快走。
毕竟村头坐着唠嗑的老人不少, 大家也都熟悉,就这么直接走了,不知道他们会咋说呢。
她笑着和大家伙打招呼, “婶子大爷们,都在这唠嗑呢?”
李秋玲这么一打招呼,那些正在闲聊唠嗑的大爷婶子可来了精神了。
“阿玲,你可真有出息,真能干!东子能娶到你可真是他的福气哦!”
“可不是,老沈家以前那么穷, 可是咱们村垫底的, 现在倒好, 成了万元户了。”
“这是从省城买了啥好东西回来了啊?你那个婆婆可又要显摆喽!”
“嘿嘿,她显摆个啥啊,她那大闺女离了婚,心里指不定多糟心嘞!”
“......”
几个婶子你一言我一语,说得起劲。
沈旭东听得心里直冒火。
李秋玲听了心里也不大舒服,不过她不想和这些没见过世面的大爷婶子们计较。
如果她和沈旭东这会掉头就走,那以后就真的没法子回村了。
毕竟在任何年代,都是人言可畏。
她笑着看向大家,语气温柔地说,“婶子大爷们真是夸奖了,我和东子也就做点小生意,勉强能把日子过去罢了。”
“这好不容易去一趟省城,就想着给孩子们买点书和文具啥的,主要我俩是去办其他事的,也没精力买点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