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给阿琅和霍姨也分别夹了一点,未让徐琅起疑。
徐琅倒是没想太多。
虽然刚才看到阿姐握着裴郁手的时候,他的心中的确闪过一抹怪异,但这抹怪异也只不过在他的心中闪过片刻的功夫,转瞬即逝。
这会他吃着云葭夹给他的包子,想的也只是:“也不知道早朝上都说什么了,裴郁的卷子到底怎么样了。”
云葭等人听到这话,神色便也跟着微顿下来。
“等阿爹回来就知道了,先吃吧。”不愿让裴郁多想这事,云葭率先说话。
霍七秀也忙跟着岔开话题。
徐琅一看这个反应也反应过来自己都说了什么,暗骂自己一声,好端端的,说这些做什么?
这不正戳裴郁的心嘛!
他也连忙插科打诨岔开话题起来。
裴郁见他们这般小心对待,知道他们是怕他听得心里难受。
他想说没事。
偏偏手上的伤还在,成为有事最强有力的证明。
只能沉默。
目光在手上的痕迹一顿。
裴郁想到那个男人,眸光又是一沉。
……
徐冲今日一早就去上早朝了。
大燕早朝卯正开始,但从寅初起,百官就得从家里出发了。
每至早朝,路上必定拥堵万分,以免与开早市的人碰上,耽误时间,百官这一日都会早早的从家里出发,离得近的官员前夜倒还勉强能睡上一段时间,离得远的,大半夜就得赶路出发了。
也因此大燕早朝一旬只开一次。
平日只有内阁和六部以及圣上所看重的几位重臣方才经常进宫聆听圣训,若有什么吩咐也都是由他们向下颁布。
今日正是一旬之中上早朝的日子。
已过卯正。
太阳已经在太和殿外高高升起,照在外面的汉白玉壁之上,明耀非凡,早朝早就开始了,李崇于宝座而坐。
而百官以文武官员分列两排,从太和殿一路到太和门,以官员的品阶分先后而立。
让众人感到意外的是今日那位诚国公竟然也在早朝之上。
二十六卫所的指挥使都分营而派,从来不需要上早朝,平素有事也都是直接由圣上吩咐,他们若有什么事,也不必挑时间,随时都能持令牌进宫。
今日他却穿着一身御赐的大红色蟒袍站于前列。
自是惹得众人心下多有猜测。
其实让众人猜测议论的又何止这一件事?
昨儿夜里翰林院庄大学士、吏部尚书陈大人以及都察院左都御史袁大人全都被喊进宫,一夜未归的事早在百官之中传播开了。
先前他们来的这一路,不少人都在议论此事。
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竟让这三位大人滞留于宫中一夜未归。
其中有官员敏锐地发现这三位大人正好都是今次秋闱审卷之人,不由猜测是不是今次秋闱出了什么事?
这个想法一出,不少人都觉得十分有可能,还有人跑去问姜首辅可知道发生了什么?
姜舍然其实心中也有几分猜测。
昨儿夜里宫里派人来家里传话的时候,他便有这方面的猜测了,这三人一起被宣召进宫实在是有些太过凑巧了,何况他事后因为担忧清儿还特地着人去打探了一番,便发现他散值之后先后去了礼部和庄府、陈府,之后更是自行先入了宫。
虽然未有什么凭证。
但姜舍然猜测今次秋闱大概是出事了,要不然这三人不会一道被圣上连夜宣召进宫。
只是无凭无证,圣上也未说什么,姜舍然自然也未曾开口。
只说不知。
左右无论发生什么,今日早朝都会有结果。
如今百官分阶而站,庄、陈、袁三位大人也都已在百官之中,身侧众人自是充满了好奇之心,但上头圣上还安坐着,自然也不会有人胆大到这个时候出声询问,一个个全都屏息敛神,等着上首的天子发话。
百官于殿中静默。
而明堂之处,李崇身穿红黑冕服,十二根五彩冕旒遮挡住他大半面貌。
虽已不再年轻却依然俊美的天子端坐于龙椅之上,看着底下的一众文武百官,从高处往下看去,一览见小。
众生恍如蝼蚁一般,密密麻麻。
唯有他于明堂高坐,可见万生万物。
这是只有天下共主、当今天下方才能够感受到的至高无上的权利。
天子未曾出声。
大殿之中便静得一点声音都听不到。
李崇手握黑色的佛珠,一转一停,慢声言道:“昨日朕得到一桩消息,让朕十分震惊,众卿可知是什么消息?”
他闲话家常。
却无法让人真的敢用平常心与这位圣上闲话絮叨。
李崇扫了一眼底下,见众人垂首默言,一一越过之后,他的目光最后落于姜舍然的身上,温声询问:“姜卿,你可知晓是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