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户夫郎家的连锁面馆(6)

好在鸡子们善解人意,他教了两回,它们都记得迈开腿跑到院子里头,在宋时安新犁开、撒了白菜、茄子、土豆等种子的地上屙屎,又能肥田,厨房依旧保持干净。

他又从西厢房找出三个铜箍木盆子,长久不用,有两个漏水,能顶用的被他拿来洗猪下水。

要是搁往日,他绝不会用小刷子细细的洗猪大肠。且不说现代社会猪大肠之类可以批量机械洗涤,超市菜场卖的也都预处理过,享受美食不必大费周章。就真要人手去洗,也有不少小妙招。

譬如用干面粉和食盐裹好了干搓,也可以把肠子一边打结,灌入白醋和烈酒,再将另一边也扎紧,放上十多分钟,那猪大肠自动干干净净,还能去味杀菌。

但这些妙招,此时都行不通。

本朝的盐井盐矿只准官府开采,售卖官盐的商户都是皇商,要有官盐引子才行。私人贩盐一经查出,少则关上几年牢房,厉害的直接处斩。不大的一罐官盐,宋时安买回来竟花了五十文钱,超过一只能下蛋的母鸡身价。

烈酒白醋虽没官盐夸张,综合下来,也比现代社会工业化量产的价格高许多。

想到这儿,他扭了扭酸疼的腰,短暂怀念了会儿大超市。

把下水都洗干净处理好,便要开始卤煮。

不夸张说,宋时安的脑子里藏了少说几十个卤煮方子,当地最出名的周黑鸭、廖记、绝味、美食街上最火爆的卤味店王记,这些家的吃食宋时安都买回来品尝分析,甚至能卤出更胜一筹的滋味来。

但此间最大的难点,是没有香料。当然,没香料也有别的做法,只是不会太好吃。

好在阴错阳差间,他还是突破了难题。

这得亏了柳姨妈。

为了给原主治病,柳姨妈掏私房钱给他请大夫抓药,等宋时安能下地后,记挂着姨妈的叮嘱,要把剩下的药喝完。大夫说他多年亏损了身子,里头虚得很,湿气重,阳虚,要慢慢滋补。

他熬药时愕然发现,那些药材里,赫然含有草果、八角、桂皮、青红花椒等物。

为了验证猜想,他一口气跑到药铺子,从柜台外伸进去大半个身子,眼睛直勾勾的盯着几千个分门别类装药材的小抽屉。

啊,干仔姜、槟榔、丁香、甘草、肉豆蔻、天竺葵、罗汉果、□□糖、白芷、五加皮、香砂仁……

药铺小伙计也斜着眼看他,这么个端正秀气的小哥儿,咋像是要疯了?

“这位哥儿,你可是生病了?”

宋时安不能直说,忙点头说:“是,我病了,病的很重!”

小伙计嘀咕,这哥儿算有自知之明,确实病得不轻,怎么说起病来眉开眼笑的,怕不是脑子出了问题。

“要不你等等,我家坐诊老大夫用完午饭就回来,好好给你看看。”

宋时安眉眼间透着喜气,笑着说:“不必了,我自己知道抓什么药,我给你开方子,劳烦你抓给我。”

要说这药方子是真不着调,阴阳不调和,小伙计心想,难怪这漂亮哥儿久病成医、眼瞅着越治病越大发了。不过他一文钱不少的付了,小伙计不但把药材用牛皮纸包得四四方方,还按宋时安的要求,多送了他一百个薄纱药囊。

宋时安哪儿知道小伙计悲悯心思,高高兴兴的拎着药材回来,动作由生疏到熟练的生起火,将切好的猪下水和装了卤料的纱囊、葱姜蒜都放进锅里。

开锅后要慢炖一晚,才好将食材炖得烂软入味,宋时安将火关小,又添了柴火,见火光勾的几只大鸡小鸡眼珠乌亮,像淬了金粉般好看,伸手挨个把它们毛茸茸的脑袋瓜摸了一遍,这才回去休息。

鸡子们转动脑袋,咕咕几声,主人比屠户温柔好多,我们要努力!

这不,第二天宋时安不肯早起,它们便不依不饶起来。

宋时安只能把脑袋埋进枕头里,却闭不上耳朵,他无奈披衣下地,也不去管一头直垂到腰际的黑发,走出来才知道,那两只母鸡正在啄门。

“你们俩又不是属啄木鸟的?”

“咯咯哒,咯咯哒,咕咕!”宋时安跟着俩母鸡,进厨房一掏鸡窝,好家伙,俩宝贝居然下了三颗蛋,超常发挥了!

“好样的!”宋时安竖起大拇指,给它们喂了一大把麸子谷糠,这才深吸一口气,好香啊!

他掀开锅盖,咕噜咕噜的卤水裹挟着肉香,香气霸道的扑面而来,把人胃肠里的馋虫都勾了出来,口水疯狂分泌!

宋时安不紧不慢的舀起一勺卤水,舌尖沾了点尝尝,味道略淡了些。也无妨,上好的陈年卤汁,本就不可能一蹴而就,他这一大锅卤味盛出来后,捞出姜蒜,再适量加些香料调味继续卤煮,直到卤出一锅香浓无比的上好老卤。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