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辛苦,手上的事,不挑不抬的,比乡下那会儿好太多了。”庄母真心的道。
庄父也点头。
“青山今天回来吗?”
“他去县里了,要回,应该要晚点,我们不等他吃饭,但可以给他留点。”
“好。”
“蓝蓝,上次向你们提的要孩子这事,你们怎么看?”
“爸,妈,这事你们别操心了,我和顾青山身体都没问题,我们都还年轻,他的事业正在起步,都想再隔几年再说。”
“对了,你们领养那孩子来吗?”
“当初为什么会领养他?”
“等顾青山忙过这段时间,我们会回去一趟,把那边的事情安排好,再把孩子带起来。”
“那孩子也是可怜,刚足月时就有人放到我们家门口没人认领,如果我们不养他,他得饿死。”
“那肯定是有人故意放的,想等以后再领回去呢。”庄母一眼就看穿了伎俩。
“对。前一段时间,他亲妈找来了,说她当年是被知青骗了生下来,现在她嫁了别人,男方家不能生育她又想将孩子接回去,我和顾青山都没同意。”
“那孩子怎么说?你们阻止他和亲母团聚,以后他长大了会不会怪你们?”庄父担忧的道。
“我们现在还没有告诉小孩真相,小孩子也是自愿留下来和我们在一起,顾青山说,如果以后孩子知道真相,他如果想要去认亲妈,我们不会阻止。”
“这次之所以没让她要回去,是觉得她动机不纯,孩子跟着他受罪。毕竟我们养了三年多,也是有感情的。”
“嗯。”
“这个事呢还是要处理好,以孩子的意思为主。”庄父道。
不多时,一碗回锅肉和一盘素菜上了桌,还有三碗大米饭。
三人端着碗吃饭。
庄母道:“蓝蓝,真没想到,还能吃上大米饭和肉,今年灾荒,我们都不知道怎么过这个年……”
“以前的事就不要提了,咱现在不是过好了吗?”庄父道。
庄父咬着肉,嘴角颤抖,眼眶湿润,他当时也做好了病死的准备,谁也没想到,庄蓝和顾青山来了,救了他们,还改变了他们的生活。
“不知道你哥怎么样了?收到我们的信了吗?”庄母除了寄信,信中还夹了二百块钱。
“应该没这么快,隔了好几个省呢,邮局的车子也要走一段时间,隔十天半个月再看看。”
庄父的案子翻案的事情庄蓝决定暂时先不和庄父庄母说,等事情到达一定的阶段再说,如果庄父的案子能翻案,她哥有机会回城,书里说他哥也是扛了三四年才和生产队长的女儿结婚的,算算时间,这时还没有结婚。
她仔细回忆了下,如果半年内庄父的案子能平复,阻止他落户村里还来得及。
吃完饭,庄家二老在泡脚,庄蓝继续翻译稿子。
庄母计划如果儿子有回信,就给他买些衣服送去,或者去看看他。
晚上10点,庄母道:“青山怎么还没回来?”她有些担心。
“妈,可能是有事耽误了,青山他有武功在身,能以一敌十,坏人是伤害不到他。”
“倒不是这个,一家人,差了一个,总有些不放心。”
庄母对顾青山是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喜欢。
顾青山人长得好,对庄蓝好,还孝顺,对他们也是大方,现在事业也有了起步,一切都向好的方向在发展,这样的女婿她当然得关怀着。
“蓝蓝,我觉得你是不是考虑在省委找个工作?”庄母问道。
“妈,我现在的工作都忙不过来呢?”
“感觉你这个始终不是长久之计。”
庄蓝将手里的书扬了扬:“妈,你知道我翻译完这本五万字的书能赚多少津贴吗?”
“你上次不是说一个月一百多块钱吗?”
庄蓝笑笑,“上次是怕你们胡思乱想,保守着说的。出版社给我津贴是千字6元,这本书翻译完,我的津贴是300元。”
“我的天。”庄母张大了嘴,她回头看看庄父,赶紧上前走到庄蓝身边:“蓝蓝,你一本书多久能翻译完?”
庄蓝笑笑:“快的话一月可以二本书,慢的话一月一本或者半本,一切看心情。”
“我的天,蓝蓝——”
庄母捂着嘴看着她:“意思是你一个月的津贴比城里工人一年还挣得多?”
庄母惊极而笑,她吐了口气,笑颜如花:“难怪你花钱这么大手大脚,之前我还总担心你钱不够呢。”
庄父也站了起来走到她身边,看着她桌上的手绘:“蓝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