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屏的孔雀。”元思淡淡道。
霍晁赞同地点了点头,深深地叹了口气,太心机了。
他化悲愤为动力,又抓着两位将军指点武艺去了,他就不信了,有这两位杀神亲自指点,还不能在科举上拿个好名次了?
几人在庭院中来回的切磋着,荣娘和清蕴就在一旁嘀嘀咕咕地说着趣事。
崔锦之则紧了紧身上的大氅,眼底是温和的笑意。
“臣从来没有想过,竟还能过上这样一个年。”她轻声道。
前世永远是冷清空旷的府邸,没有一丝烟火气。
而却因为身边的这个人改变了许多。
他会在她重病时日夜守在床前,会拼死负伤救出她来,还会在除夕宫宴中偷溜出来,只为陪她守岁。
崔锦之微微侧头,清亮的眼眸中映着少年的模样。
薄唇轻扬,少年一双黑沉的眼睛里似乎盛满了璀璨的星河,夹杂着难以窥探的情意,轻轻地握住崔锦之略带冰凉的手,“我也从没想过。”
他曾以为,自己的结局不过是孑孓独行,可凭空却多出来个她,让人不禁对这浊世也抱有期待。
有时候祁宥甚至有些恍惚,觉得这一切是不是黄粱一梦,手中温软的触感告诉他,并非虚妄,而是真真切切地存在。
原本细碎的小雪逐渐变大,洋洋洒洒地落下,转眼间便将院中素裹起银装。
天空中骤然绽放起璀璨夺目的光芒,划破黑夜,直冲云霄。
夜明如昼,银花火树,犹如流星陨落四散。
嬉闹的众人皆安静下来,抬头望向那一簇簇绚烂耀眼的烟花。
唯有一人漠不关心地低下头来,只看向身边之人。
少年澄净的双眸中清楚地倒映出崔锦之的身影,檐下的灯笼晕着光圈,在她的身上投射着朦胧的暖意。
像是察觉到了一旁的视线,崔锦之微微侧头,在斑驳如水的月影中望向祁宥。
她眉眼清润,带着温和内敛的笑意,眸色波光潋滟,像泛着暖洋洋的烛光。
“新的一年到了。”崔锦之抬头笑道:“希望我的殿下,喜乐安宁,万事顺遂。”
衣袂在夜风中纠缠,两只手紧紧地交叠在一起,滚烫的血液缓缓流动在四肢百骸。
目光交汇的瞬间,祁宥清晰地听见自己的心跳漏了一拍,嘈杂的世界顷刻寂静无比,仿佛只剩下他们二人。
皎皎的月光分明洒在她的身上,却直直地照进祁宥的心里,就好像在无尽的深渊中,骤然划过一颗耀眼的流星,刺得他眼眸中都泛起湿润的水光。
胸腔内跳动着那颗鲜活的心脏,轻轻地震颤着。
仿佛就这样和她已经度过了漫长的一生。
他不信鬼神,却在此刻怀着最纯粹的情意向上天祈祷——
岁岁年年,长似今宵,只愿共看余生雪。
雪落无痕,月色冷艳,祁宥多年后想起她此刻眉目温雅、神情柔婉的模样,仍觉得惊艳至极。
只可惜当时的少年并不懂得世事无常的真正含义,以为只要怀揣着一往无前的勇气,就能轻易横跨那道名为离别的天堑。
第七十一章 猎物
春寒料峭,连绵的小雨淅淅沥沥地下着,敲打在窗棂上,溅起一朵朵小水花。
“殿下,请用茶。”
一位儒雅随和的中年男子递来一杯泛着热气的茶水,汤色清澈,绿叶舒卷,一看便是上好的品色。
临坐窗边的清贵少年五官周正,眉眼雅致,如松如竹的背脊挺得笔直,似一副淡漠的黑白山水画。
他慢条斯理地端起茶盏,轻撇开浮沫,微呷一口,语调温和:“滋味清淡,清爽回甘……是福鼎白茶?”
“殿下竟连这茶也识得?”那中年男子微微讶异,旋即一笑,“殿下果真博学多识。”
少年亦笑道:“不过是老师爱茶,日积月累下来,让我学得一二罢了。”
“等到科举结束,陈大人便可入宫复职了,这数月以来,倒是委屈您了。”祁宥缓缓放下茶杯。
这中年男人就是传闻中抱病数月的内阁侍读学士陈峙,听了祁宥的话,神色无半分波动,恭谦道:“殿下哪里的话,为人臣子,自然要为殿下排忧解难。更何况臣在内阁,整日里不过纂修古籍,无甚作用。”
“若真如殿下所说……科举后必定有大事发生,倒还要感谢殿下的救命之恩。”
祁宥摇摇头,状似惋惜地叹道:“陈大人满腹经纶,见识卓绝,有经世之才,只不过萧薛两派牢牢掌控住朝野,大人无处施展拳脚罢了。”
陈峙眸色微动,却仍然低着头。
少年也不在意他的反应,缓缓转动着茶杯,又从容地品了一口杏黄的茶汤,眉目始终波澜不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