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港往事(24)

作者:千千山月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没人会喜欢被骗的感觉,哪怕对方不是出于恶意。

他知道陈守全说的是事实,也曾这般自问过,开玩笑是否该分场合。

“我下次若能再遇她,会和她说明白的。”秦聿经过深思熟虑,同意了陈守全的建议。

“港岛虽小,但你想每次都偶遇,哪有这种巧合,”陈守全为他想了个办法,“刚才我没说完,阿今很喜欢你的小说,她有意认识一下作者,我自然高兴将你介绍给她,你不如趁此机会都和她坦白了。”

秦聿连连摇头:“一码归一码,全伯你的好意我心领了,只是我暂时还不想让别人知道我的笔名。”

“也对,是我欠考虑了。”陈守全不再管这件事,又问起其他,“阿今托我向你打听个事,当然我也很好奇,你这篇小说或有原型吗?”

秦聿再度陷入沉默,原来无需了解往事,也能有人凭借文字本身猜到这背后的秘密。

面对陈守全,他不打算隐瞒什么:“有原型,我试图弱化真实性,避免把虚构写成纪实,没想到才发表了几章就被轻易看出来了。”

“我真是随便猜的,至于阿今是不是就不得而知了。”陈守全想着下次见到林佑今时该多问一句,“你方不方便透露一下原型是谁?”

这下总算讲到正题,也是秦聿来找他的目的。

“其实我今天来就是希望全伯能帮个忙,在我交稿前先看下这篇初稿,我一直担心叙事性太弱,读上去会让人觉得不像小说而是调查报告。”

这种困扰在写作者身上常会发生,但通常都是作者多思多虑。

正所谓当局者迷,用旁观者的视角来看,因为完全不知内情,所以无需纠结。

陈守全读得很仔细,听见他的请求还有些受宠若惊,如何给出回答与建议就变得尤为谨慎:“或许是我不了解原型的故事,所以没感到生硬,在我看来这就是一篇虚构小说。至于叙述性弱,我也没觉得。要讲好一个故事,不一定要急于在开始便抛出所有线索,像你这样慢慢铺陈就挺好的。”

他对天发誓,这番话绝对不是看在和秦聿认识的份上才说的,而是出于真心,再三斟酌后的答案。

“如果你对这版不满意,但又改不出更好的,不如就先交了,过段时间再回头看,兴许到那时原来的想法会有所改变。”

断没有向他人求助,等对方给出提议却又拒绝的道理,秦聿只思索几秒便点头答应。

“好了,你的问题解决了,现在能和我说说笔下原型究竟是谁了吗?如果有天被人猜出来,会对你造成困扰吗?”陈守全到这把年纪很少会沉不住气了,可即便如此,那早就淡了的好奇心竟随着彼此的交谈变得越发旺盛。

尤其是看到秦聿的反应,他似乎很在意要抹去原型的真实性,仿佛那是个不可告人的秘密。

只听秦聿长叹一声:“困扰倒没什么,我只是担心传到唐秉荣耳中,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误会。”

第13章

风扇恼人的咯吱声已停了许久,冷气机也在这时停止运转。

只剩挂在书架上的那只老钟“滴答滴答”不知疲倦,整点一到,按部就班地敲了三下。

不等陈守全消化,有人推门问路,打断了他的思绪:“抱歉,打扰一下,请问到春秧街怎么走?”

那人说着普通话,显然是刚从内地来。

陈守全暂时放下震惊与困惑,努力解答他的问路:“从这里去很远的,你要……”

问路人尴尬笑笑:“抱歉,能麻烦您说慢点吗?”

陈守全自认为正宗的普通话实则带着浓重的粤语腔调,即便说得慢了,恐怕那人也听不明白。

秦聿听了陈守全别扭的发音没忍住笑出声,下一秒就遭到对方和善的眼神。

“你是怎么去?坐车还是步行?”秦聿正一正色,怕耽误了问路人,便好心出声帮忙。

听他到开口,陈守全突然觉得他是有资格嘲笑自己的,谁让人家的国语既标准又流畅呢?

“走过去会很麻烦吗?”那人问。

麻烦算不上,但外面天这样热,只能说是煎熬。

“要花点时间,出门从弥敦道往南走,去前面的尖沙咀码头坐渡轮到湾仔,再一直往东走就差不多到了,你可以到了那边再问问人。”秦聿站在门口同他指点方向,外间的暑气也透过半开的门涌了进来。

陈守全将风扇重新打开,等那人走了他才又说话:“你国语怎么这么好?还有,你出国这么多年,才回来半个月,就又把港岛认熟了?有些地方怎么走,简直知道得比我还清楚。”

“不瞒你说,其实我没有一直在法国,为了收集文献资料,毕业后到处旅游,在马来西亚住了有近一年吧?后来又去了上海,国语大概是那时候练出来的。至于春秧街,唐秉荣曾经有段时间就住在北角,我回来这些天去那走访好几遍,合情合理都该记熟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