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第二排有一本书没放齐整,灵夙被吸引了注意力。
看这随意摆放的样子,应该是高莞华经常看的,书名是《丛鱼山杂记》她从书架拿了这本书翻看,未曾想到,几张花笺从书页中滑落。
花笺上都是些手抄的词,如李后主的《相见欢》温飞卿的《菩萨蛮》等。
值得玩味的是,每首词的字体都不一样。
高莞华看见,赶紧捡起来。
灵夙嘴角上扬:“平日只见你喜欢画画,没想到字也写得这么好。”
“闲来无事瞎写的,你别笑话我就行。”
“举国皆知,高家莞华是大邺第一才女,我哪敢笑话你。”
“你又胡说!”
二人打趣了会儿,崇明又跟高莞华聊了些府阳渠的事。
约莫过了半个时辰,有侍女来报,说二皇子来了。
“快请。”
高莞华吩咐完侍女,腾出手收拾桌案。
崇明来之前她一直在翻看史料,桌上有些凌乱。
灵夙和崇明交换了眼神,一副看好戏的样子。
她对高莞华说:“我是拒了驸马的求见悄悄跑出来的,被而二哥瞧见了不好。
你们聊,我先回去啦。”
高莞华本想问她为何要推了驸马的约,还没来得及开口,只见灵夙打开窗户翻了出去。
而就在这时,书房的门被推开了,二皇子含笑走进来。
看见端王也在,二皇子脸上的笑容僵了僵:“嵩弟,你怎么也在?”
“奉皇上的旨意来看看郡主绘图进展。”
崇明起身,“我和郡主聊得差不多了,先告辞了。
你们慢聊。”
“好,慢走。”
待崇明离开,二皇子才恢复刚进屋时的放松状态。
他从袖中拿出一个锦盒,兴致盎然地打开给高莞华看:“华儿,这是宫中匠人新打的簪子,我一看就觉得很适合你。
你快戴上试试。”
高莞华下意识后退了一步:“二皇子太客气了。
您知道的,我轻简惯了,不怎么用这些金玉首饰。”
“没事,你先收着,逢年过节拿出来戴也行。”
二皇子盛情难却,高莞华只得收下。
她把锦盒搁在一边,拿出新绘的一张工程图给二皇子看:“这是从义县到陆中县一段的运河图,二皇子您过目。
义县多山,且土质松软,开凿过程中可能会有不少问题,我没想好怎么解决。
您看要不要找工部的几位大人一同商议看看。”
“这些小事交由工部处理就行,你别太伤神了。”
二皇子接过图纸,随手放在一边。
高莞华皱了皱眉:“事关天下苍生,怎么能说是小事呢。”
二皇子知道自己说错话了,赶紧改口:“我的意思是,你毕竟是女子,这些问题不是凭你一人之力能解决的,还是交给工部比较放心。
你最近太操劳了,要注意休息啊。”
“我答应过皇上,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府阳渠的图画完。
不能食言。”
“我知道。”
二皇子语气变软,“华儿,画完这图,你有什么打算?”
“打算?”
高莞华眼神迷离,像是想到了什么。
她走到窗前,抬头看向了远处:“没什么打算。
就是觉得天大地大,不该拘于一屋,我也该为自己活一次了。”
二皇子急了:“你是想回故里吗?
如果……
如果我说,我想让你留在京城呢?”
高莞华愣住。
“华儿,做我的皇子妃可好?”
对于二皇子这突如其来的告白,高莞华却并觉得不意外,她嫣然一笑:“自我被封为郡主的那一日起,我的婚事就不是我自己能说了算的。
殿下您问我没用,得问皇上。”
听她这话,二皇子顿时放心了。
皇帝召高莞华回京,其目的就是想为她赐婚。
至于他会把高莞华嫁给谁,毫无悬念,那都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看到这儿,灵夙冲崇明使了个眼色,示意他可以走了。
方才他们并没有离开书房,只是隐去了身形,旁人看不到而已。
崇明猜灵夙应该是发现了什么,她眼神玩味,一副所有事情都了然于心的样子。
他问她:“你留下来,就为了看这个?”
“啧,枉我一直以为殿下聪明。
可惜啊,男女间的事你还是看不懂。”
崇明承认:“嗯,我确实不懂。”
灵夙语塞。
她听出来了,他意有所指。
“既然觉得我不懂,那你说来听听。”
“也没什么,无非是高莞华不喜欢二皇子。”
“这你都能看出来?
可是按照赵宜真写的,高莞华和二皇子才是天命所归的姻缘。”
灵夙笑笑,拿出一张花笺:“你看看这个,能看出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