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福晋洗白了吗(清穿)(122)

陈景清迈着略显凌乱的步伐,缓缓走向村尾的草舍。

推开柴门,他回到了熟悉的家。

“娘子,我回来了。”

他对着空荡荡的庭院失神呢喃道。

仆从们在柴门外恭候许久,这才见少主手里捧着个小箱子,面色凝重的踏出。

没有人知道,那箱子里放着她与他成婚之时的衣衫,还有她头上簪着的牡丹绢花。

这个箱子,此后竟成为权倾朝野的陈阁老,相伴一生的挚爱之物,更是他死后唯一的陪葬之物。

.....

逸娴站在鸡鸣寺脚下,恍若隔世。

四爷竟然带她,来此处故地重游,这男人还真是睚眦必报,说要让她还清在鸡鸣寺欠下的债。

她被四爷牵着手,踏着石阶走在山道上。

在半山腰同样的位置,四爷将她打横抱在怀里,缓缓朝山巅前行。

行至六角亭之时,四爷将她安顿在亭子内,就独自前往山巅之上的敬香房祈愿。

逸娴坐了一会,就觉得内急,于是起身,在春嬷嬷的搀扶下,到梧桐林后的净室。

她回来之时,才走到梧桐林边,就见四爷从山阶拾步而下。

她正要喊四爷,却见他满眼焦色,眼睛紧紧盯着六角亭,他脚下一个踉跄,手里的竹篮子滚落在地上。

逸娴眼角泛酸,这男人该不会是觉得她又逃跑了吧..

见他失魂落魄的蹲在石阶上,埋头捡拾散落一地的供奉之物,逸娴轻手轻脚走到四爷身后。

春嬷嬷将滚落到福晋脚边的苹果,塞进福晋的手里,就默默退到了一旁。

逸娴手里捏紧苹果,缓缓朝四爷靠近,四爷似乎听见了她的脚步声,忽然站起身来,转身冲向她。

逸娴正要将手里的苹果递给四爷,可他却径直弯腰,托着她的腿,将她抱了起来。

“爷,快放我下来!”

周遭的香客纷纷侧目,她羞的抱紧四爷的脖子,将脸颊埋在四爷的颈窝。

“回家。”

胤禛嘴角扬起笑意,抱着他的妻儿,心满意足下山归家。

回到驿站,逸娴竟然收到了好几封来自京城的信。

信中不乏提及恭喜她怀上双生祥瑞,万岁爷甚至龙颜大悦,两个嫡孙儿还未降世,就赐名晖和煦。

逸娴边啃苹果,边看向埋头处理一堆公函的男人,若说这些事情和四爷没有关系,她才不信。

“祥瑞阿玛,说说你怎么弄出的祥瑞~”

“爷请求太子爷帮了些忙,他帮爷递上你怀双生子消息的请安折子之时,恰逢西北战事大捷消息传来。”

胤禛握笔的手紧了紧,为给他的儿子博祥瑞虚名,在西北一役中,他苦心经营的暗中势力,几乎全军覆没。

尤其是在军中,今后他更是孤掌难鸣。

念及那些忠心耿耿的幕僚,胤禛目露沉痛,心中不免愧疚。

看四爷突然一脸伤感,逸娴猜到四爷为了让孩子们活下来,定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爷,对不起。”她愧疚地低下头。

“早些歇息,爷还有许多公务要忙。”胤禛伸手抚了抚福晋的肚子,温声说道。

胤禛并不想让福晋知道那些阴暗血腥的事情。

有些事情,她若一辈子被蒙在鼓里,反而对她没那么残忍。

逸娴知道四爷心情不好,他不想让她在面前聒噪,于是乖巧的离开了书房。

四爷就是个工作狂,一忙起来,就废寝忘食,谁都劝不动。

连日来积累的公文,比她人还高,四爷忙的不可开交,午膳都没出来吃。

这几日除却召集幕僚商议政事,就只将自己锁在书房内。

听苏培盛说,四爷好几日午膳和晚膳都没空吃。

逸娴忍不住提着食盒,来到书房前敲门。

“狗奴才,若非福晋之事,别来烦爷!”

“爷~”逸娴在门外柔柔唤了一声。

只听书房内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书房门吱呀一声打开。

四爷正揉着眉心,满眼憔悴。

“我让小厨房做了些好克化的面汤,爷多少吃些再忙。”

逸娴将手里的食盒递到四爷面前。

四爷接过食盒,忽然满脸怒容,朝着躲在廊下的苏培盛,怒喝了一声:“狗奴才,谁准你让福晋提东西?”

“哎呦,奴才知错,爷息怒。”苏培盛跪在廊下颤声求饶。

“就一碗面能有多沉?我只是手脚不便,又不是不能动!爷莫要怪罪苏培盛,若是他来送,爷定不肯吃。”

逸娴伸手揽住四爷的胳膊,踏入书房。

她打开食盒,将放在食盒第一层,那一叠厚厚的宣纸取出,交到四爷手里。

胤禛展开宣纸一看,竟是她亲手抄写的金刚经。

“爷,我没什么本事,只能用最笨的办法感激那些逝者。”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