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虽出手大方,显出的却是老夫人底蕴深厚。
显然这些礼物是老夫人经过深思熟虑又精挑细选的。
徐秀越将礼盒收下,若有所指道:“老夫人当真是客气了。”
老夫人见她收下,面上的笑容便绽放开来:“你喜欢便好,老身孤身在外,瞧你们几个便像是家里的晚辈一样,莫要与老身生分了。”
徐秀越家里没有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老夫人也没有在意这些,言谈间便问起了徐秀越家里的情况以及他们的过去。
田氏本就是个爱说话的,今日得了礼物,更是喜滋滋,一听老夫人问起便竹筒倒豆子一般,三分夸张七分写实的说起她们吃不上饭的过往以及逃荒的心酸。
老夫人再也忍不住,听着她的描述抹起了眼泪。
徐秋月越感叹老夫人当真是心善之人,安慰道:“都是过去的事了,你瞧我们一家子如今过得多好?”
“没错,都过去了,以后啊,只有更好。”
老夫人问了徐秀越,徐秀越自然也委婉的问了老夫人的来历。
老夫人刚整理好情绪,闻言露出怀念的神情:
“我啊,也是出身书香门第,不过家中却没有那些繁文缛节,家中多鼓励女儿自强,也是因此听说大人治下有女兵,这才慕名前来。”
徐秀越有些好奇老夫人家中对女孩的教养方式,两人便由此聊了起来。
这一场筵席吃的宾主尽欢,两家的关系更是迅速亲密了起来。
徐秀越家有一群孩子闹腾,一直没有冷场,老夫人直待到月色渐浓才回去。
徐秀越收获了满满的育儿知识,老夫人也在隔壁院中仰天看向半圆的月亮,叹道:
“翠儿,你说,咱们把小姐认回来如何?”
“这……”翠儿面色为难,道,“老太爷那里,或是不许,再说,若是认回小姐,那家里的那位又要算个什么身份?”
老夫人闻言清醒了两份,却是冷哼一声道:“他不愿意认,还不是为了他自己,猪油蒙了心的东西。”
骂了一句,老夫人又叹气道:“我是想认她的,只不知道她愿不愿意认我这个没用的娘,哎,还得慢慢来,便是不认我,能看着她过的顺心,也就罢了。”
翠儿不敢接茬,只扶着老夫人进了卧房。
有了头回上门,两家人的走动并频繁了起来,老夫人十分招孩子们喜欢,就连舞刀弄枪的何春草,在老夫人的面前都显得文静了两分。
老夫人得知何春草是徐秀月的小女儿之后,对其格外怜惜远超旁人。
不过短短几天,何春草就一口一个奶奶叫的熟练了。
徐秀越本来是给自己放了十天假的,不成想才呆了七天,县衙便来了急报。
说是东边的叛军往北已经打到京城外郊了。
第125章
其实京城被打, 王朝覆灭,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但问题是徐秀越不像成王一样早已自立,她打的是忠君的旗号, 自然也要做忠君的事。
朝廷估计也是无法, 邸报挨个发散,只求有人能北上救援京城。
“府城那边已经召集兵马,只是他们如今失了许多县城税收不足,因此粮草不够北上, 还在加紧征收粮草中。”
林修为跟府城那边一直保持着来往书信。
本来府城那边是不怎么积极的,自从徐秀越联合了几个县城, 府城林家便渐渐的主动起来。
这次也是府城一有动作,林家便飞鸽传书送了信来。
其实照理说,府城的税收,也是够粮草支应的。
只不过他们那边收上来,这里拨一层那里拨一层的, 真正到手的变少了,等发下去的时候,又会少许多。
于是便只能继续从百姓身上搜刮了。
徐秀越沉思片刻后道:“那, 咱们也得去。”
不管派去的人有没有用处,派去多少人, 既然府城的人去了, 他们也是必须出人的。
为的就是一个忠君的名头。
或许在现代人看来这样一个华而不实的名号没有什么用, 但在古代来说, 却十分重要。
有些人是真正忠君的, 你没有这个名号, 他们不仅不会为你效力,还会将你当成敌人。
而有些人不是那么真正忠君的, 也多数会迫于读书人的笔杆子,找个面上忠君的效力。
另外就是,有个忠君的旗号,更容易得到比较传统的家族支持。
同时,敌人也会少,朝廷总会先处理叛军再处理墙头草。
总之虽然只是一个名号,却好处多多,徐秋越如今正是发展的时候可不舍得丢掉。
决定已下,派谁去、去几个人便又成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