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此人确有些本事,还写了一本关于如何筛选的书给农人做参考,只是他却不知,农人大字不识一个,哪里能看到,如今也只是落在书肆积灰罢了。”
徐秀越道:“有真才能便可,另外,我还想找几个擅长农事的人,尝试进行定向培育。”
许县令疑惑道:“何为定向培育?”
“咱们都知道,一般来说,这一茬麦子种下去,生出的麦粒再种下,并不如专门买的粮种收成好。
修为老板家中有粮种铺子,应该知道,粮种的育成,可不只是种地后选出饱满的那么简单,有时候这一批,就会比上一批产量高。”
林修为点头道:“林家虽不是专门做粮食生意的,因着这片铺子都归我管,倒也听粮店掌柜抱怨过,自家的粮种产量有时高有时低,以招至常买粮种的村民抱怨。”
许县令摇头道:“这掌柜也是冤枉,亩产高低,哪里就只看种子好坏了,上等田、下等田,还有农人的照料情况,都可能影响粮食的产量。”
徐秀越先是赞同道:“不错,影响产量的可能性有很多,但若是相同的地,相同的照料呢,若是其他条件都相同,这样种下两颗种子,产量可是相同?”
“这个……应该是相同吧。”许县令不确定道,他读了一辈子书,实在于农事上不太擅长。
林修为略作思忖,却摇头道:“应也不同,山中偶尔也会有长成一片的野麦子,但有的麦穗饱满,有的麦穗却长得不仅干瘪,还有空包。”
徐秀越点头道:“就是这个道理,所谓龙生龙凤生凤,若是我们培育出产量高的粮种,那么种出的麦子,则定然产量更高,稻米也是同理。”
徐秀越很难跟古人解释基因的问题,只能绕个圈,让他们自己发现其中的道理,好在许县令跟林修为都不是笨人,很快明白了其中关窍,只是还有些细节并未想明白。
许县令拍手赞道:“仙姑真乃神人也!竟能想出这样的好主意!若是真能培育出高产的麦子,那它的后代,子子孙孙,岂不都是高产了!”
徐秀越想了想道:“是有这个可能,但若是第一代高产麦子,可能产量会更高,如此,我们则是要通过种地实验得出,哪两个品种的麦子杂种,可能产出的种子,亩产更高。”
这样说有点绕,但其实也不用许县令完全理解,只要他认同这个办法,能给出官方试验田就行。
徐秀越便接着道:“只是这样的方法,见效比较慢,可能需要种多茬麦田,才能比较出其中不同。”
许县令点头道:“我虽不甚清楚其中的道理,但仙姑所说,确实有所增益,这事还得给擅农者去研究。”
徐秀越点头道:“此为其一,第二点则比较容易推行,大人可广收农书,虽说农人大多不识字,可识字的人却不在少数。
让他们钻研农书之后,提取精要,或是直接读给老农听,再广纳众议,分别推行几套种植法子,譬如改变苗间距,多种混种之类,看哪一种产量高,再行推广。”
对于此,徐秀越就只能提个大概建议了,如何种植,还需要专业人士进行摸索。
这个好理解,只是需要费些人力,招募读书人和招募农人需要的花费并不算多,许县令当即同意了。
“其三,则是我最看重的一点。”
这一话出,许县令和林修为的注意力都集中起来,认真看向徐秀越。
“我想建立几个研究所。”
许县令疑惑道:“何为研究所?”
“就是……简而言之,就如今来看,就是鼓捣一些发明的地方,由县里出资,聘请各行业的翘楚,提供资费、材料,让他们进行发明创造。”
这么宽泛的解释,许县令跟林修为都是似懂非懂,徐秀越便举例道:
“譬如说咱们如今使用的水车,就是一种发明创造。”
这么一说,两人便明白了徐秀越的目的。
林修为道:“仙姑是说,让他们自己捣鼓出类似水车一样有用的东西?”
“不错。”
许县令却皱眉道:“这样一来,若是有人浑水摸鱼,每天浪费材料却无所出可如何是好?”
徐秀越道:“既然是研究,必然有所损耗,不过,对于浑水摸鱼者,咱们却可以从一开始便剔除掉。”
“这如何剔除?”
“首先,入研究所需要考试,此考试由各行业的老师傅出题,另外,研究所内所有人想要用经费研究,则先需要向上提出一份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