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秀越不防他问了这么一句,想了想道:“没错。”
林修为却没有继续追问她要运去哪里,而是道:“如今县城北门被灾民围堵,西门也陆续有灾民前来,仙姑若是想走,只怕从南门绕路会比较稳妥。”
徐秀越点头,只不过若是从南边绕路,
虽然于她而言没有迷路的可能,但回去的时间就会变长。
“县里可有了处理灾民的办法?”
林修为摇头道:“县令大人每日也是发愁,知府大人也没有政令下来,开仓放粮或是驱赶灾民,都是危险。”
徐秀越明白,若是开仓放粮,可能会引来更多灾民,而一个县根本养不活这么多人,若是驱赶,搞不好就要民变。
林修为的目光投注到徐秀越身上:“不知道仙姑可有办法?”
自古以来,处理灾民围城,也不过就两种结果,一个是开棚施粥,等灾情过去,就地安顿灾民,或是遣返回乡。
但这样的做法一般需要中央统筹拨款,或是从周边调运粮草,待灾情缓解,或是就地安置灾民,或是遣返回乡,算是皆大欢喜。
第二种则是或不管灾民死活,或直接武力驱赶灾民,则大多会引起灾民暴动,只看两方谁胜谁负,甚至有些朝代,也会因为灾民揭竿而起而覆灭。
很明显,第一种除非县里有足够的屯粮,或是府城派粮,否则源源不断的灾民就能吃垮一个县城。
这就很难办了。
徐秀越想了想,忽然灵光一现出了个馊主意。
“你说,咱们东南西北都断联了,反正也不能来往,要是在岔路口将往咱们这的路封了……
前方状况不明,灾民也不会费劲力气挪开路障,若是绕路,进山又危险,容易迷失,只要没有后续前来的灾民,目前这些应该还在可控范围之内吧?”
徐秀越想的是在这个节骨眼想,干脆独立发展,只不过路障的位置和如何设置是个问题。
路障简单了,很可能略一绕路就过来了,若是复杂,工程量就不一般,路障位置设的离岔路太远,也有可能灾民会宁愿选择绕路或是挪开路障。
徐秀越其实出这个主意,也是想到了自己来时,或是两山夹脚的地方,或是路两边是高耸斜坡的位置,都有正好适合截断的地方。
既离岔路不远,略堵的多一些后,灾民也不好攀爬绕道,只是不知道其他路段能不能如此做。
只不过这样一来,却是真正孤立出来了。
但安河城以及西南受灾,留仙县正处在灾民逃难最近的县城,若是放任不管,朝廷也无作为的话,很容易生出暴动。
理论可行,但实际操作起来,必然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谁去截道、怎么去,若是灾民成群结队,又怎么处理当时的情况,都是麻烦。
徐秀越自己想了想,也觉得自己说的简单了,于是便道:“我也只是一说。”
林修为若有所思:“仙姑所言,也不是完全不可行,不若仙姑同我去与县令大人商议一番,一是可以解了县城危机,二也算是为城下灾民谋一条活路。”
徐秀越刚要拒绝,忽见整个街道地面缓缓浮起一抹血色。
徐秀越蹙眉演算吉凶,暴动竟是要于明日便起。
第67章
留仙县的县衙并不大, 徐秀越跟着林修为喝了半盏茶的功夫,县令就匆匆赶来了。
县令是个头发花白的老头,单看年纪, 应该五六十岁, 约莫是个老进士出身,背手皱眉,显然有不少烦心事。
他大步走进来便招呼了一声“林少爷来了”,显然跟林修为十分熟稔。
林修为的态度则恭敬许多, 先拱手一礼喊了声“许大人”,之后才介绍道:“大人可还记得当初学生提到的徐仙姑?”
许大人视线扫过徐秀越, 眼睛忽然冒出亮光,惊喜道:“难道……这位就是……”
林修为点头道:“不错,正是学生的救命恩人。”
“哎呀!”
徐秀越听到那位许县令夸张的“哎呀”一声,接着大步迈开两下就到了她面前,激动地拱手道:“原来您就是鼎鼎大名的徐仙姑!”
徐秀越也不知道林修为之前跟许县长说过什么, 让他如此激动,见惯了不相信她的人,一时间还有一些不适应。
“老朽自学命里有些年头, 却依旧猜不透其中奥秘,不知道仙姑闲暇之余, 能否为老朽解惑一二, 老朽感激不尽。”
好吧, 原来也是一个命理学爱好者, 这就难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