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归如今地动灾害已起,成王占地为王也必然会发生,徐秀越也就直言道:“不仅要打仗,而且是内乱,到时候恐怕各地都要揭竿而起,我怕咱们回村也不安全。”
“这……”村长这才明白了徐秀越想要找个偏远处定居的原因,那个时候,越是远离,才越是安稳。
村长深深叹了口气,不知道是为无法落叶归根叹息,还是为不安定的未来担心,总归最后,他也默认了徐秀越的安排。
只要人活着,好歹还有回去的一天,若是人死在战乱里,他们这些老人,守着村子又有什么用?
有了外在的灾民威胁,又有了共同的目标,村民们仿佛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团体,这一点在下午做饭时就体现出来了。
徐秀越这次拿出了一些白米混着糙米,可几个青年都没说什么,或许他们也明白,这这种情况下煮一锅香喷喷的白米,无异于在惹火烧身。
徐秀越怕他们为了不招人眼热也只吃个半饱,便多嘱咐了一句:“现在得吃干的,要是起了冲突,咱们才有力气。”
青年们点点头,将米拿回去,徐秀越发现,村里人竟然自发地转换了以家庭为模式的吃饭方式,而是变成了做饭时壮年围在外围巡逻,老幼妇孺在里面生火做饭。
吃饭的时候也变成了几人一轮用饭,唯一以家庭为聚集用饭的,竟然只剩下徐秀越一家。
当然,他们也是最安全的一家。
四个壮年围在周围,加上何家几个郎也拿着菜刀匕首虎视眈眈,路过的难民恨不得绕道走,生怕他们一个不高兴,将他们砍了,加个菜。
这一顿徐秀越也没有再放肉干。
夜幕降临。
难民多有夜盲,晚上少有继续走的,徐秀越也让众人原地休息,明早在赶路。
这也是怕日夜兼程,速度虽然上去了,但人困驴乏的,要是有难民团伙冲过来,他们怕没有抵抗之力,只不过青年还是得轮流守夜。
今日同卦象所示,平。
翌日天亮,徐秀越的队伍就准备收拾出发了,只不过发生了一个小插曲,在他们刚出发的时候,有个女人拉着个孩子跪到了徐秀越的驴车前面。
“行行好!各位夫人老爷行行好,买了我这娃儿吧!只要给口饭吃,他做什么都成!”
女人瘦的眼眶突出,她的小腹微微隆起,应该已经有了身孕,跪在她身边的男孩瘦到皮包骨,只有脑袋和肚子大大的。
这是长久饥饿下才会导致的症状。
女人跪在地上砰砰磕头,四周的灾民也减缓了脚步,一个个行尸走肉看向了她们的车队。
徐秀越不难怀疑,只要她点头收下这个男孩,这些难民就会一拥而上,求她将他们也买下。
何大郎架着牛车进退不得,他本就是个心软的人,看到那孩子的惨状,更是难以就这样离开。
“娘……”
何大郎转头小声的喊了一声,倒是没有直说什么意思。
徐秀越叹口气,道:“绕过去吧。”
良久的沉默后,何大郎架着驴车转道,绕过了那一对母子。
驴车后面的队伍,也跟着绕道,那女人依旧跪在原地,求不到徐秀越收留,她便磕头求队伍里的其他人。
“婶子、夫人!救救我可怜的孩子吧!他吃不了多少东西,只求一□□命的粮食!救救他吧!”
村里人有带着孩子人就开始不落忍。
葛春花摸摸自己的肚子,似乎是同为孕妇更是心有戚戚,但不知道是因为她在村长家人微言轻,还是因着别的心思,她没有开口。
倒是村里另一户人家的老人忍不住问了自家媳妇一句:“咱们还有点余下的米吧?”
如今米粮珍贵,女人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她也不是不可怜那孩子,只不过仙姑都绕路了,她们用仙姑给的米发善心又算什么,她是新媳妇,不好直接忤逆婆婆,便看了眼自己的丈夫。
那汉子因着不如弟弟长的壮,所以没选上仙姑的护卫,本就有些失望,还想着哪一日万一有人惹了仙姑不高兴,他好顶替上去,自然不愿意这时候出头。
他虽然也觉得那孩子可怜,但是仙姑不管肯定有仙姑的道理,便只回了一句:“仙姑咋办咱咋办,咱要是惹怒了仙姑,仙姑不要咱了,您的孙子以后就是这下场!”
一句话,吓得婆子不敢再说。
附近有动了恻隐之心的人也不敢再看那对母子。
一路向前走过,远远的,徐秀越听见一声女人如同兽吼的哀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