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愿袭爵(科举)+番外(61)

虽是商议好了只穆家族人祭祀后于祖宅吃顿宴席, 可穆苏看着眼前这七八桌,暗自后悔,看来这古代的家族可并不能小觑。

众人待他极其尊敬又热情,唯恐他有丝毫不悦,不过幸而他还年岁尚幼,且又地位较高,无需举杯应酬。

即便如此一天下来之后也甚是疲累,回府后只想快快就寝。

泰安城各大家消息灵通,自也是知道了穆苏并未宴请宾客,只家中族人回乡祭祖。

有心之人打着算盘准备上门拜访时,才得知穆苏已然启程离开了泰安府,其中想结识或是想见识见识这常平侯世子的人还叹错失了机会。

不过常平侯世子考取童生功名,夺得案首且年仅十岁的传闻,还是在泰安城里传了许多日。

京城常平侯府十余日后也是得到了消息,常平侯穆岩连道了几声好,迅速吩咐下人于府门外放了几挂鞭炮。

东街皆是官宦勋贵居住之处,常平侯府左邻右舍更是门第显赫;白日里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十分响亮,传遍了东街。

各府派下人前来打探,管家一一道明缘由,随后吩咐下人拿上一些薄礼上门赔礼道歉。

如此一番,各府也便得知了常平侯家的世子考取童生功名还是个案首,行事妥帖的当家主母立时便差人上侯府门送了厚礼道喜。

京城各家各户皆是相通,想必不过数日便能众人皆知。

这便是穆岩的算盘了,这样面上有荣光的事儿合该让众人知晓;不过穆岩还没高兴许久,便被敲打了一番。

晚膳时,常平侯府难得在主厅用膳,算是为了庆祝穆苏考取童生功名。

穆岩同老夫人刘氏端坐桌前,杜氏立于老夫人刘氏身后伺候用膳,捏着汤匙的手十分用力,恨不得掰断汤匙,心底暗恨。

穆岩很是高兴,连喝了几杯酒。

老夫人刘氏自也很是高兴,白日里得到消息后面上的笑意便没消失过;看了眼一旁喜笑颜开的穆岩,开口了:“白日里放个鞭炮图个喜庆便罢了,上朝走动时莫要张狂,才只一个童生没得让人笑话咱们侯府没见过世面。”

穆岩收了收面上的笑意,点了点头:“儿子晓得,多谢母亲叮嘱。”

母子俩人如今倒颇有些冰释前嫌的意味,不过老夫人刘氏看儿子终是没之前那般熨帖了。

说话间老夫人刘氏身旁站着的杜氏一个踉跄,婢女春迎连忙上前扶住惊道:“夫人,您怎么了?”

这番插曲瞬时吸引了穆侯爷的注意,连忙起身走到杜氏身边担忧道:“悦芸,可是身子不适?”

杜氏面色柔弱,轻轻摸了摸肚子,语气温柔:“应是站的有些久了,累着了。”说完还小心翼翼的看了眼老夫人刘氏。

闻言,穆侯爷连忙扶着杜氏坐下随后道:“那便不要站了,你现在还顾那些琐碎做什么,肚子里的孩子才是最要紧的。”

老夫人刘氏迅速沉下脸来,将筷子搁置在桌上,拿起帕子擦了擦嘴。

“身子金贵日后便好好待在正院儿,莫要随意走动。”冷冷说完便同福妈妈出了正厅,不再多留。

杜氏看着老夫人刘氏离开,心下得意:哼,还想让她伺候用膳,让她行儿媳的规矩。

福妈妈扶着老夫人刘氏回了集福堂,老夫人刘氏坐下后叹了口气:“唉,不得片刻安宁。”

“老夫人莫要伤怀,待她生了孩子,再好好教导教导她规矩。”福妈妈劝慰。

老夫人刘氏冷哼一声:“哼,有我那好儿子供她使唤,还想着教导她规矩;怀上才三五个月便今日酸软,明日头晕,柔弱不能自理,娇柔做作勾引男人的法子一套接一套。”

说完,又叹了口气道:“如今想来苏氏倒是省心多了,若是能多活些岁月也不至于让我老婆子老了还如此光景。”言毕,不再开口。

孙儿得了功名她自是高兴的很,可是再高兴看不见人不能儿孙满堂、承欢膝下又有何意,高兴完后越发觉着身边空虚冷清的很。

儿子也离心,还日日见那杜氏,只觉心头苦闷不已;又能同谁诉说。

思虑多了头又痛起来,面上也显露痛色;福妈妈见状忙上前伸手按捏,才缓和一些。

淮安府 临淮

回程又坐了十余日船才回到临淮,一下码头便看见早已在此等候的外祖母,此番不同三年前满是陌生,却有一种归心似箭回家的迫切。

泰安府距临淮甚远,且又不是穆苏的祖籍,官府自是不会有人前来告知穆苏考取童生功名;祖孙二人又因想着看榜后不日便启程返回临淮,倒是也未曾写信回来告知蒋氏考中的消息,临淮其他人等更是不知。

蒋氏得知穆苏考取功名后,拉着穆苏的手十分高兴,眼角颇有些湿润,心里想着若是女儿还在世得知这样的消息不知有多高兴。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