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阀之上(644)

史书中那“密奏”二字,未必是毒酒毙犬之事。清言的背后,同样是与名士风流大相径庭的利益冲突。在如此激烈的争夺中,苍白的中书诏令,无力的密章奏呈,根本无法展示这场两大门阀争夺战的勾心斗角。

此时,刀光剑影,阴谋诡计,同样充斥于陆、王两大势力之间。表面看上去,仍是情与法的宽容,世族别于寒庶的优待,但其缴杀之残酷不逊于皇位的内部斗争。

元澈在案卷上批了一个“阅”字,而后问彭耽书道:“此事看似并未涉及尚书令,只是如今诉讼大开,朝中也难免有时流互作攻害,以致内情曲隐。如今之计,除再问讯薛乘之外,也要深挖汪晟及其党羽。”

薛乘毕竟没有和王济一起前往长乐宫,对于长乐宫的事情并不知道,如今只能想办法在汪晟身上找到突破点,让案情继续扩大,如此才能把王济牵扯进来。

彭耽书闻言,思索片刻后道:“陛下,对于薛琬之死,臣也颇有所得。薛琬之死到底是死有余辜,还是羞愧自裁,似乎仍需界定。”说完,彭耽书从袖中取出一张折叠好的纸笺,“不知薛琬之死,可否以此言论断?”

刘炳将纸笺接过,交给了元澈。元澈看到上面清晰有力的八个字:“以死拒法,以鸩隐恶。”

一代名臣的自我了结,宁愿一死也不愿接受廷尉的司法审讯。一杯鸩酒看似将薛琬之罪做了一个交待,但背后何尝不是以一人之罪,来偿数人之罪。这一足矣使案情再继续往下深挖。

元澈看完眼前一亮,旋即对彭耽书道:“将此结案语誊抄数份,一份交与卢霑,让其公布于北门,余者明日召集廷议,付与诸公讨论。”

彭耽书回到廷尉属后,先将薛琬之死以此结案,撰写公文,命书吏们誊抄,而后让属官取来两份名单。一份名单是汪晟府邸中所有人事的名录,包括府中掌事、婢女、侍妾。另一份名单则是绣衣御史属所有名录,历代的绣衣御史的履历都在这里。彭耽书将名单中需要亲自审问的对象誊抄出来,随后交给属官道:“传这些人问话吧。”

司法程序中,审讯犯人一般都由廷尉评来做,廷尉亲自审问已是最高级别的重视。除彭耽书之外,另有两名廷尉评一起负责听审,以求公正。

待主官、从属坐定后,一名身材婀娜的绝色女子被带上前来。不过不难发现,她身上有多处伤痕,想来是暴力所致。而彭耽书还发觉,这个女子的面容酷肖死去的薛昭仪。

女子名叫桃耘,被传唤至此后,歪着身子跪了下去。妖媚的眼风正要向主官兜搭过去,却见对方也是个女的,便有些兴味索然地抚了抚鬓边半垂的珠花,垂低了头。

“此人已经初审过。”一名廷尉评向彭耽书说道,“是褚潭送给汪晟的一名官伎,只是汪晟从不在她面前提及公事,所以也并无实质内容可以招供。”

彭耽书却挑了一下眉:“怎么没有可招供的,二位看不到她身上带伤?”

两个廷尉评互相对视了一下,笑着说:“她不过是个奴婢,名籍都在汪晟的手里,就是打死了,发卖了,也都合乎法理。”

“这话不对。”彭耽书道,“论身份,汪晟也是奴婢,他的名籍还存在宫里头呢,私纳官伎,不合法理。褚潭私相授予,也是违法。况且□□殴打,害人之身,本质也是为恶。惩戒尚有度量,若无因刑殴,岂非大孽。”彭耽书转向桃耘道,“他因何事打你?”

两名廷尉评也看向桃耘。只见她似乎稍稍坐正了些,眼神也变得如常,静静道:“他时常带些华服宫装回来,命我穿上,让我穿着它读书、做针线。无论他满不满意,都要来殴打折磨,□□一番。每次做那个事,还都要喊一个人的名字,喊得响的时候,便打的更厉害。”

“他喊的是什么名字?”其中一人问话。

彭耽书斜了那人一眼,一面提心吊胆,一面腹诽,“世家出身,可惜是个没眼色的。汪晟接触的都是宫里的权贵,有权行走内宫的,肯中意的必然也不是普通人”,她深怕这个桃耘说出薛芷的名字来。

桃耘却回答:“听着像是一个人的名字,是容华。”

两个廷尉评听了猛然一惊,后背也下了丝丝冷汗,幸亏对方只是说了位分,继而尴尬地互相对望了一眼。

“怎么,你们都知道她?”桃耘好奇道。

“嗯,是宫里头的人。”彭耽书简短地回答道,“去年腊月里,汪晟他有没有什么不寻常的举动?”

桃耘想了想,忽然眼前一亮道:“有,有一天他没有打我。腊月二十四,就是宫里敲大钟的前一晚。他那天喝了好多酒,还专程跑到我这里告诉我,说从来都是看婢学夫人,明天他要看真正的夫人了。那天他给我找了大夫,还给了我养伤的药。我要谢恩,他却醉醺醺地说,别让我谢他,让我去谢尚书令。”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