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阀之上(440)

当然,也有少数愿意上陆昭这艘船的人,但这些人大多也都是急于渴望创立事功的不得志者。既然都已是不得志者,那么在资历上也断无实力可以为陆昭这个主官增添什么底蕴。

再往深一层看,如果陆昭不能够征辟到人望资历足够的属官,不仅个人威望会有所下跌,对于车骑将军府日后的征辟也会有所打压。毕竟许多被征辟者任事之余也要养望,感官上很难接受与一些不入流的没落世族亦或寒门相提并论。因此,陆昭还需在掾属的选择上动一动手腕。

陆昭第一个征辟对象乃是陈留王谌。王谌的父亲乃是濮阳县男王廓,北平亭侯王襄与中书监王峤的胞弟。先前王谌曾为征南将军王泽掾属,名气才具足够,此次反攻京畿又上了陆家的贼船,可以说是不二人选。此次任其为殿中尚书府参军,待日后自己卸任,无论是进阶为禁军武官亦或是转入车骑将军府,都算是一个美好的过渡。

然而除却王谌,由于部分与陆昭交好的高门子弟仍在行台中书,因此余下的人中便没有什么可以拿的出手的。不过陆昭宁可自己名望损失稍许,也极力推举了陈霆与许平纲二人分领司马与殿中郎两职。由于此二人仍各有两千部众,在如今捉襟见肘的戍卫中,也是不可小觑的力量。其余朝臣纵有怨言,也不敢明目张胆地反对。

不过对于那位吴乐吴副尉,陆昭倒不急于在殿中尚书府分给他职位。先前观其行事风格,和对历史上权臣的观念,大概也不会乐意进这种个人意味较浓的编制中。

“陆侍中,皇帝陛下已下诏,降薛琬大长秋一职,转度支尚书。另外,北门处有不少旧宿卫生事。”

如今长乐宫内外几乎都是陆昭的自己人,中书印都不在长安,仅由王峤等人墨批。因此皇帝那边出了什么诏令,自己也都能第一时间知晓。

此时陆昭身边的陈霆讲解道:“先前崔谅多仰赖河东薛氏输送粮草,大长秋明降暗升也是理所当然。皇帝这是要以薛琬制衡侍中,若是秦州、凉州等地粮草不足输送京畿,侍中也要早做准备才是。”

所谓话语权不仅仅来源于职位,人事、兵力同样重要,而在战时,拥有着最多的粮草也不失为一种话语权。

陆昭淡淡一笑:“裂土分封、拜见太子乳母,瞧瞧,如今又来了一个薛琬。”权威与清越的音色交织,幻化出莫测如深流静水的态度,“不去北门,先去丞相府吧。”

她现在必须要与那几个老狐狸抢时间。

丞相府外混乱不堪,除了一些不知所归的宿卫残部之外,还能看见一些朝臣混迹其中。陆昭与陈霆既至,便以殿中尚书领三公宿卫之名下令内外戒严。陆昭名下虽然还需要一名长史和两名从事中郎,但已不乏有没落的世家子弟愿意充任文吏属官。

此外,由于保太后已死,长乐宫大内司李真如也被乱军杀害,其麾下大部分女官没有了去处。陆昭索性将这些人重新启用,柳缥、韦如璋等前任女尚书、女史悉数招入掾属。这些世家女子在知晓陆昭将要前往丞相府时,更是踊跃非常,甚至不乏有其他世家愿意将女儿送到陆昭这里充任。

陆昭对这些世家的小心思只作不查,送来的不论男女,照单全收,很快将编制内的其余属官填了个满。而这些人来到丞相府只有一个目的,那便是整理文移。

崔谅在丞相府内不乏有与各州、各郡、各个世家来往的信件。京畿大乱,许多人或主动或被动为崔谅做事。先前那些人之所以在丞相府前徘徊,就是为了找机会进去,看看能不能抹除掉自己从逆的经历。陆昭显然不会把这个大卖人情的机会白白交与旁人。

丞相府中文移繁琐,但对这些早在保太后时期便有历练的女官们来说并不算难事。如韦如璋、柳缥等人都是颇具才华,也是因为保太后的地位才能以女子身份站到执政前台。如今陆昭愿意重新将这个台子搭起来,这些人也是分外卖力。

陆昭将这些女官和世家子弟混在一起,每人摊派等量文移整理分类,将私人书信与官方文移区分开来,而官方文移还要以各台部再做细分。设定时限为一个时辰,最先得以完成者,可填补一名从事中郎的名额。

这件事看似考量任事者的阅读速度,更考量了这些人对日常政务熟悉的能力。如果在脑海中对于这个国家核心的权力架构没有足够的认知,那么在分类上必然会很慢。选拔的同时,陆昭也充分给予这些人一个接触政务的机会。即便没有在竞争中拔得头筹,历经千封文移书信的熏染,也会对许多事情有一个最基本的认知。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