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阀之上(337)

玄能低头施礼:“人即有南北,佛性即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身不同,佛性当也无差别。”

秀安笑了笑,他们二人境界的确不同。师傅的选择是正确的,他面对世俗的欲望,不断磨练而修成正果。玄能则是,瞬间顿悟。

玄能刚一出言,只觉得自己似乎太过冒犯,他抬头看了看秀安,对方不过是担心自己,关怀自己,仅此而已。而他所言,似乎太过锋利。玄能思想许久,方道:“师傅曾言,自古传法,气如悬丝。看来秀安师傅才是得此道者,请秀安师傅恕我狂妄轻言。”

秀安听后则摇了摇头,目光泫然:“我自愧不如你。只是当年师祖与众人争夺法嗣,也是困难重重,诸多险阻,其中也不乏杀伐毒害。你存有智性,偶露锋芒,自避即可。”说完,他将东西交给玄能而后道,“速去吧,若久住此间,只怕有人要害你。”

玄能含泪接过,深施一礼:“南北有隔,愿能有再见之时。”说完匆匆而去。

待玄能走远,道弘法师才徐徐从门后走出,颇为欣慰地看了看弟子秀安。玄能智之最高,然而却未开慧,不懂藏拙。他之所以将他送走,除却要保他性命之外,也是要保护秀安与其他僧人的善。让玄能继续留在这里,只会继续刺激其他人,扩大每个人心中的恶。慧既参透人性,他已年老,这已是他能给众人最大的慈悲。

“回去吧。”道弘拍了拍秀安的肩膀,“凉王昨日已遣使而来,你我尚有事情要做。”

是日子夜,果有僧人持白刃入玄能室,却发现早已人去巢空。

第182章 支离

略阳城中书署衙内, 最后一批留职人员还在整理文移。根据各地情报整理,金城以北民众四散,世家攻伐不断, 虽有春播,情况却不容乐观, 想来秋收连支持百姓度日都要艰难。即便拿下北凉州, 也将要面临粮食短缺的问题。现下已有不少活不下去的民众请求托庇,城内外皆有动乱,而凉王则请了禅院僧人弘法, 以安定民心。

陆昭既得悉这样的状况,当即拟招号令各家捐输, 不过仍旧收效甚微。对此,陆昭本身也没有抱任何希望。世家也要挨冬, 世家下还有无数部曲、荫户,每天一睁眼, 上万人吃饭穿衣都要打点。金城乃是西北军事重镇,拿下这座城池需要多久, 谁都不知道。若到冬天仍未拿下, 那整个陇右都要面临粮食不足的问题。

这也是为何陆昭急于规划陇地物流转运这一事项。为此,陆昭也是毁誉参半。赞誉她的自然是那些借此获利的世家们,但是打压她的除了少数以虚玄为美的清望世族们, 还有不少寒门人事。甚至陇右多有流传,“古有雷尚书,今有陆中书”。雷尚书乃是东晋王导宠爱的小妾, 以此插手政事, 收受贿赂。如今陆昭亦在太子近畔,流言自有所指。

陆昭也知介怀无用, 这个世道,大家无数,最不缺的就是评论家。不过这也并不意味着她会逆来顺受,这些人个个固辞不受,个个沽名养望,也是时候给这些人立一立新规矩了。将风气扳正乃是其一,另外,年末清议,她要保中书之位,也不想承受太大的物议压力。

如今中书掾属不多,中书侍郎已是高位,但因陆昭身为女子,所以资历堪当此任者,大多也为清名躲避,几番邀请都固辞不受。不过这样却也为后进子弟提供了大量机会。如今有不少世家年轻子弟为能争得清品之职,转投争取中书侍郎。

出身河东柳氏的柳匡如作为关陇世族后辈中的佼佼者,现任中书侍郎之职。随后,王叡便将自己的堂弟王友塞进了议郎的位子。自前朝以降,秘书省便归于中书省下,秘书省高位均与中书省高位合并,秘书左右丞既为中书监与中书令,但还保留了著作郎八人的名额。

“表兄既来,依我的意思,还是要争取中书侍郎之位。”陆昭在会客室内单独见了顾承业,“至于未加冠一事,倒也不必太过担忧,眼下表兄还需一项大功。”

陆家日后在朝中执政,地方与中枢除了与北方高门合作之外,提高南人整体资望也是极重要的一环。

陆昭思索片刻后问道:“至今南来的粮草,有多少是顾家名下?”

顾承业道:“顾家所出四十万斛。”

陆昭点了点头:“此次把陆家名下四十万斛也拨与你。总共八十万斛,待太子打下金城,再行上报。”

门阀执政,朝廷的土地人口账本都收不上来,税收赋收也就欠缺。遇上大仗硬仗,粮草物资多少也要靠分散事权来换。八十万斛粮草,都足够陶侃打两次襄阳了。而陆家将粮草名目计入顾家帐下也并不吃亏,陆明身为会稽郡守总督此次粮草运输,能够有顾家的配合,日后在声望上至少能与苏瀛这个扬州刺史稍作抗衡。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