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太子元澈则被安排去东边的苍龙阙,苍龙阙右便是武库与司马门,如今虽为元洸母族的冯谏所守,但武库亦毗邻长乐宫西,那便是清一色的关陇班底。同时宫城北玄武阙也为贺祎从弟贺惇所掌,南阕则为贺祎故交谢琳所掌。不过谢琳侄女已为淄川王元湛正妃,如今时局来看,算是可以摇摆的一方。
魏帝目中仍有隐忧,他之所以一连三日的将宴席排开,同时令薛琬守住尚书台,就是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自己的布置。既然关陇世族已有易储之意,那便要在太子仍在长安的时候,引事而发,将关陇世族一网打之。若再拖延下去,凉王休战期到,太子与陆归皆是腹背受敌,长安局势可能会更加危险。
不过昨日太子率众前往长乐宫,倒是令他出乎意料。太子中意之人是陆昭已然无疑,但其不顾自身安危而入长乐宫,若仅仅是想借崔映之稳住崔谅,实在不符合以往的作风。他倒不怕自己的儿子深陷情思,但如果太子与那位女侍中有什么谋求,后果反倒不堪设想。
思至此处,魏帝对陆振道:“国公另一双儿女皆在长乐宫,想来也不能安心。明日遴选结果既定,国公便可少一重担忧。来日儿女大展宏图,青史留名,犹可望也。”
陆振垂首侍立,恭谨道:“臣本遗族之余,幸遇陛下仁慈之君,方能苟活于世。能望明日便是侥幸,不敢以自身污青史。”
魏帝笑了笑,语气意味深长:“朕有儿,卿有女,青史载我,亦载君矣。”说完又问,“方才尊夫人似有不豫,可是宫内住不惯?”
陆振道:“回陛下,夜晚风凉,拙荆有些担心女儿衣服带的少了。”
魏帝闻之只觉眼鼻一酸,慨然道:“慈母之心,游子之衣。”他稍稍将头转向背对陆振的一边,“明日宴罢,若无事,便让尊夫人回去吧。”
宴席已散,众人各归宫室离去。魏帝由太子扶至宣室殿歇息,方要和太子交待一些要事,却闻门外刘炳急声道:“陛下,宗正慕容康前来有要事。”
“出什么事了?”魏帝隐隐不安。
门外慕容康来不及等刘炳回答,自喊道:“陛下尚书令收押宗室,汝南王已入诏狱!”
“可说是什么罪名?”魏帝摒开太子,迅疾坐起,命人打开殿门。
慕容康即刻入内,将从尚书台领来的卷宗示与魏帝。魏帝展开卷宗匆匆过目,条陈繁琐,不过是侵占田地,掠夺荫户之类的事,另有一些礼制不循,言谈举止不雅的琐事。当今之世,这些罪名莫说是宗王,哪个世家只怕都逃不过,以往大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去了。
“哎,尚书令……”魏帝叹了口气后,便将卷宗交给慕容康,“略施惩戒便可,你去和薛公交涉交涉,罚奉、革职……”魏帝已经有些着恼,他这个皇帝早年便如傀儡一般,汝南王这种曾和关陇世家翻脸的宗王又能有什么职位,只怕职权还不如一介县令。
慕容康并没有接过卷宗,而是指了稍后一处道:“臣请陛下看看这段。”
潜怀异心,拥兵自重。
魏帝看到此处,神情忽然一滞,两条腾纹顿升,因鲜卑血统而有些微黄的双眉拧得死紧,卷宗被狠命置在地上:“蠢物!”
潜怀异心,拥兵自重,汝南王有,又有哪个世家没有,哪个方镇没有?贺家部曲数万还在三辅潜伏,崔谅重兵屯居槐里窥伺长安,汉中王氏据阳平关百年之久,可称国中之国。而他唯一能够引援的陆家,陆归亲信虎踞安定,顷刻便可发兵,陆明在会稽亦是天高皇帝远,守着一窝随时割据的貉子,巴不得中枢大乱。
这个罪状因何而拟,魏帝此时想都不用想。先前贺氏罪状未发,薛琬想必心有不满,如今拿宗王开刀试水,若能名正言顺加以处罚,下一个便要砍向贺家。宗室与贺家两败俱伤,自然也是他薛家独大。这件事一旦做成,世家不安,方镇动荡。
魏帝越想越觉得愤懑,原本自己在各方的布置已经日趋稳妥,只待太子将崔谅拿下便可以赶在休战期内在长安徐徐推进,逼退贺家。届时陆归是否需要回到安定都可以让自己抉择,陆家得幸帝宗,便是对其加以安抚。
如今这样的局面,肯定是长乐宫有人动作,但更可恶的是薛琬自己犯蠢。对权欲如此不假节制,以至于进退失据,激怒各方,魏帝叹了口气,此时觉得还不如让薛琬继续去做尊贵的御史大夫。
魏帝对慕容康道:“你拿着朕的佩剑,自去传话给薛琬。他自家想死朕不拦着,别拉着朕和长安数十万百姓一同陪葬!”说完又下令道,“擢薛琬光禄大夫。台省事务,由太子主揽即可。”说完,魏帝长舒了一口气,慢慢压制自己的怒火,而后转身拍了拍元澈的肩膀,“快去吧,别耽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