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至今没有表态,没有主动询问,那么也就意味着公府并不满意她这个人选。
半青歪着脑袋,托腮小声问:“国公夫人会不会是装病,故意不想见你?”
李幼白思忖少顷,道:“或许吧,但我情愿她是装病。”
正院屋内,卢诗宁闻讯赶来,进门便瞧见卢辰钊坐在床前,接过丫鬟的药碗喂萧氏。苦涩的药汁一点点喝进去,萧氏摆手,嫌弃道:“不喝了,先搁在一旁吧。”
她拿起帕子擦了擦嘴,挑眉看向卢辰钊:“方子不必再看,我已经找好几个大夫瞧过,都说没问题,且熬煮的汤药也是我近身丫鬟亲眼盯着去做的,至于迟迟不好,想来是我身子骨弱,也是年纪大了,不中用,稍微一点小毛病便拖拉着不肯好。”
卢诗宁走过去,站在卢辰钊身后:“哥哥,你回来了。”
卢辰钊回头看她一眼,她比先前瘦了些,眉眼也沉静许多,不似早前那般伶俐敏感,“听母亲说你定下亲事了。”
卢诗宁嗯了声:“襄阳侯家六郎,跟我年纪差不多。”
“襄阳侯家风淳朴,几位小郎君名声也极好。那位六郎是个有出息的,前年从地方调到工部,如今正负责黄河大堤修筑。”
“我见过他一面而已,只是父亲母亲都说他好,那便定下他了。”卢诗宁神色怏怏,似乎对婚事并没有太大兴致。
卢辰钊知道她心里惦记谁,但那人不是她想要便能得到的,那个人...他转念抬眼,说道:“你珍惜他,他便也加倍爱惜你,感情是要双方付出才有回报。既定了襄阳侯六郎,便要专心待他,莫再想着不该想的人,省的哪一日犯浑,想回头都没门路。”
卢诗宁哦了声,低头道:“我晓得,哥哥不用敲打我,母亲已经同我说的嘴皮子都快磨破了。我..我也不小了,知道轻重,不会做糊涂事。”
“如此甚好。”
萧氏心满意足,咳了声说道:“三娘一夜间长大了,你们兄妹是天底下最亲的人,遇事互相商量,互相提点。”
“母亲用过药,觉得如何?”卢辰钊观察萧氏的脸色。
萧氏虽然病着,但面庞圆润,体态丰腴,只是时不时咳嗽一声。
他心中猜测,却没有说出来。
萧氏扶额:“现下还好,只到了半夜便头疼欲裂,幸亏栾嬷嬷会捏筋,不然我该疼死了。”
栾嬷嬷笑道:“老奴伺候夫人是本分。”
出了屋门,卢辰钊叫来卢虎,问起公府最近的人员流动。卢虎将早就准备好的名录呈给他看,府内上上下下几百个人,除去签了死契的奴仆稳固外,其他人员每个月都会流动,有的是因年纪大,有的是家中有事,有出去的,便有进来的,但公府严格,凡是进来的人都是从牙行采买来的,甚是清白,行动规矩。
“小厨房里头进了十个人?”
“对,灶上没变动,只是打下手的丫鬟一连走了十几个,夫人便叫方嬷嬷去牙行要了十个回来。”
“怎会一下走十几个?”
公府的月银高,寻常丫鬟便是家中有事,只消告假便好,何至于离开。
“说是家里有事,但我打听过,她们是去了临县做工,那边开了间书院,给女婢的月银尤其高。”
“月银比公府还高?”卢辰钊难以置信。
书院活计不比公府小厨房轻松,每日里需要整理洒扫,各种繁琐事情,饶是如此,书院的月银也不一定高过公府的。
这显然不正常。
卢虎解释:“那间书院刚开,人手不够,这才用高月银招揽奴仆,我听里头的人说,这月银也只维持一年,一年后便会调整到跟其他书院一致。”
“厨房里新来的丫鬟可都查过?”
“业已查明,都是清白门户的姑娘,而且夫人生病,大夫没有验出毒来。”
卢虎在公府做了很久,知道哪些事该暗中去查,故而早已将萧氏病倒所有可能的原因都查了一遍,这才在卢辰钊询问时应对有度。
“我知道了。”
....
傍晚,萧氏本想留卢辰钊在主院用饭,但他说要去春锦阁,说完还故意盯着萧氏看,萧氏便装傻不接话,索性闭上眼睛,直到听到他远去的脚步声复又睁开。
栾嬷嬷给她揉摁肩膀,劝道:“夫人,若不然便依了世子爷吧,他好容易遇到个喜欢的姑娘,且他性格倔强,既喜欢又怎会轻易服软?你和世子爷没必要为了这种事伤了母子情谊。”
萧氏叹气:“你懂什么。”
栾嬷嬷噤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