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贤把所有人都表扬了一遍,除了许建国。之后又鼓励大家新的一年里要再接再厉。
当然,怕许建国蔫了之后一蹶不起,许贤鼓励他说只要他好好从现在开始好好和自己学下去,等许建国学有所成之后自己就找机会看能不能给他也在城里找个工作。
怕许建国又坚持不下去,许贤还跟他描述了一下未来的美好蓝图。
“建国啊,你好好学。你想想,等你学好了以后爹就再拉下脸来给你也找一个城里的工作。
到时候,只要爹还在这国营饭店一天,这屋子咱就能住,你这城里房子就算是有了。到时候,你又有个城里工作还有房子,想在城里找个工人媳妇儿那是不成问题的。”
“建国啊,爹把路都指给你看了,只要你能好好的把爹的厨艺学下来,到时候还愁什么?”说到这里许贤话锋一转,“可是你要是真不想好,爹也没办法了。到时候我嗯全家都在镇上当工人拿工资,你年纪由大了又没有手艺,那就只能回去种地去了。”
许建国想象了一下他的父母兄弟姐妹全在镇上吃供应粮,住大房子,每个月还有不低的工资可以拿。
只有他,既没有一技之长,年纪还大了还再没有姑娘肯嫁给他,他爹娘也因为他成年了不会再养着他了,全家人把他赶回乡下老家让他弯腰撅腚的在土里刨食的悲惨画面。
他使劲儿的摇了摇头,几乎都要哭了,“爹,你放心,我一定好好学厨艺,再也不偷懒了!”
许贤看着许建国的神情不似作伪,满意的点了点头,但面上却严肃极了,“光讲可不行,我等着看你的表现。”
开年棉花厂开工的时候厂长许贤他“赵哥”果然来让领许美田去他们厂里当学徒工了。
当学徒工的几个月里许美田每天怀这十二分的热诚来工作,下班了也不松懈,逮到机会就跟在许贤后面学习她还没掌握的一些烹饪方法。
天道酬勤,许美田的努力得到了回报。
虽然她的厨艺还比不上许贤,可吊打棉花厂原来的厨子是没问题的。
棉花厂的赵厂长在听到厂里人对许美田的厨艺赞不绝口之后顺理成章的提出了让许美田转正成为正式工,棉花厂里绝大多数人都举双手同意。
时值六月,又是半年匆匆过去,许贤再一次回乡。
上次年中的时候回来是为了迁自己的户口,这次回来却是要把一家子的户口全迁到镇上了。
原因无他,去年的时候上面的领导就说了,要是他们国营饭店的生意一直能这么好,就让张大梅和另一个临时工老大厨他侄女都转正。
既然转正了,户口哪里有不转到城里的道理?
其实要许贤自己可以的话,他是不愿意张大梅的户口也转到城里的。
因为这时代孩子的户口是跟着母亲走的,张大梅的户口如果一直在乡下的话,四个孩子的户口也就会一直在乡下,这样等搞强制下乡活动的时候他们就可以算是乡下孩子,不用再纠结知青下乡问题了。
可是这也就只能想想,城里现在抓这种户口不在城里却住在城里的人是越来越严格了,就算是许贤给他们办了暂住证,要是碰到不讲理的也会强制性的把张大梅他们压回乡下。
这是许贤不愿意看到的。
所以户口必须迁。
这次迁户口比上次还要顺利。
许贤甚至都觉得不是自己送的那几盒糕点的功劳,因为大队长看他的眼神越来越热切,又把想让许贤看到城里有招工的事情就通知他们一声的消息说了一遍。
这次语气比上次还要真诚,还要诚恳许多。
许贤照例是应了下来,要是真的有招工信息他肯定会说的,可是关键是现在城里的工厂里并不缺工人。
张大梅这是因为自己带动了国营饭店的生意,导致供不应求,至于许美田,这原本应该是没她那个岗位的,那是赵厂长嘴馋还想省钱所以才把每天加塞进他们厂的。
想到这里许贤就觉得头疼,大儿子自从被自己“开导”了以后就真的开始下苦功夫学厨艺,现在学的还挺有模有样的了,自己当初答应给他的工作到现在还没有着落呢。
得想个法子才行啊。
许贤这边觉得儿女都是债,许宣这边却为了自家要添丁加口而感到高兴。
许美丽怀孕了!
知道自己要当爸爸的赵宁泽开心的合不拢嘴,傻傻的看着许美丽的腹部,连碰一下都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