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长吁一口气,脸上难得没有了笑意,而是提起了一件往事:“殿下或许不记得了,十一年前,三皇子的生母良妃暴毙,名为病死,实则被今上囚禁,处以极刑,你我二人都被召去观刑。今上说,良妃欺君之罪,早在三皇子降生前就该死了,他留着这女人苟活这么多年已经是恩典了。殿下可知道,良妃到底犯了什么罪?”
宁修云笃定道:“与人私通。”
裴延一叹,说:“殿下英明。这世上许多人都信鬼神之说,即便是心智再坚定的人,谣言中的诅咒一一应验,恐惧自然也会滋生。即便天横贵胄,也是一样的。”
曾经带起流言的人以为计策并未成功,实则那已经成为了一根刺深深扎入皮肉之中,日渐疯魔,为了摆脱所谓的“天命”,做出什么匪夷所思的事来都不稀奇。
宁修云张扬一笑:“裴卿,那你说,这诏书孤能不能下?”
裴延一撩衣摆,跪得真心实意,浅笑吟吟:“大启境内,无敢不应。”
第61章
一刻钟之后,临时太子府书房中,裴延站在桌前,往一个空白明黄卷轴上书写召令,他按照太子给的宣纸上的草稿,自己润色一番,几乎没怎么犹豫便落笔了。
宁修云坐在椅子上翻看书卷,是让沈三刚找出来的《大启律》,被江行松找上之后,他深觉自己在这方面的知识有所欠缺,干脆把这东西当闲书看。
裴延一边写着一边感慨:“半月前在病中,微臣都不曾想过还有再为殿下做事的一天。”
他手下不停,视线却隐晦打量着宣纸上的字迹。
方才只顾着看宣纸上的内容,这会儿再看这一纸的狂草,觉得哪哪都奇怪。
他自幼便是太子伴读,和太子宁远的关系比寻常君臣之间亲近许多,哪怕是嘉兴帝和裴相之间都只是半路出家的情谊,裴延却是一直在太子身边。
他当然知道太子的字迹是什么样子的,和这手狂草大相径庭,太子也分明知道自己能看出端倪,却一句话都懒得和他解释。
这是裴延第一次觉得自己有眼无珠,太子居然还隐藏着这样一面。
他向来心高气傲,曾经因为看破了良妃之死深藏着的隐秘而暗自窃喜,偏偏他自幼便被要求一辈子效忠的人如此蠢笨,连嘉兴帝送上来的暗示都看不懂,甚至在观刑之后惊惧过度大病一场。
裴延那时候很失望,他从裴家那里接受的所有资源,必须以向储君尽忠接过丞相位子为代价,但即便是必须给别人做走狗,他也希望能选个让自己满意的。
太子从前没有得到过他的认可,从来没有,他可以虚与委蛇地表现出对太子的忠心,但他骗不了自己。
如今便不同了。
太子竟然在自己眼皮子底下隐藏了这一面,甚至多次看破他的心思,算计了他,这怎么能不让裴延心潮澎湃,就好像走在一条死路上却突然柳暗花明。
真叫人惊喜。
裴延隐晦地瞥了太子一眼。
宁修云看律法看得入迷,听到他这句话后“唔”了一声,心不在焉地笑道:“是吗?孤倒是一直觉得总会有这样一天。”
裴延持笔的手一顿,心道果然,太子的三次刁难也是故意为之,这人算准了他对展现出迥异一面的太子必然会心生好奇,几次被他牵着鼻子走,以至于到了今日这个地步。
让裴延有些郁闷的是,太子智多近妖,仅说心计上,太子恐怕还要略胜他一筹。
不过没关系,太子也不是什么事都擅长的全才,至少写文作诗上比他逊色。
裴延心有戚戚,总算没觉得自己在太子身边一无是处了。
而宁修云说自己文采平平倒不是自谦,他再知识渊博也比不上裴延这种科举出身的文人,连中三元进士及第,估计如今全天下都很少有人能和裴延媲美了。
裴延就是老天爷赏饭吃的那种人,下笔几乎没有停顿,片刻之后一份写好的诏书就递到了宁修云眼前。
宁修云极为吝啬地粗略看了一遍,又兴致缺缺地说:“写得不错。等敬宣侯府那边的消息再看看怎么改。”
说完他又兴致盎然地低头去看那本《大启律》。
裴延:“……”
第一次有人觉得他的文章比不上那枯燥乏味的大启律。
虽说这诏书也不能算是什么正经文章,但裴延还是有被气到。
他隐约明白太子会将罪己诏的内容透露给敬宣侯府都是为了简寻,但正堂里太子严肃的一句警告让裴延暂时歇了探究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