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那几个要静坐的,更是直接关进大牢,吃上一个月的牢饭。
他们倒是老实了。
至于大元朝其余的府州,女子参考,虽不如洛阳城多,有些一城一县,甚至一个人都没有,然而,大元十三州,每个州,总有那有些个特立独行,文才出众的姑娘家。
整个大元朝,包括洛阳城,参加女举的姑娘们,一共是二百七十四人,其中,考中秀才的有二百四十六个。
“这个取中率,真是……”
让永安帝和严森都感到了吃惊。
文武百官们更是大皱眉头。
倒是乔瑛,毫不惊讶,第一科女举啊,算是冒天下之大不为讳,没敢真材实料的姑娘,哪个敢来参加?
不过,秀才只是科考的第一步,王如凡,包括那些取中的女秀才们,大多都备考,开始准备秋闱。
此番考的是举人试。
需要在各州州城考取,一些偏远县城的姑娘们,是要走很远的路。
“这一下,二百多个姑娘,怕是要去到三成!”
不是所有的姑娘家,都敢离开生活的县镇,跑出几百里地,参加考试的?哪怕她们愿意冒险,她们的家族也未必愿意。
“能来参试的姑娘,家世大多不错,二百多个取中了,其中,六成都是小世家的女儿和媳妇,剩下的,两成官家,两成商户,剩下的……”
“跟我一样,多是寡妇。”
王如凡翻看着中选名单,“这些人家,或许不够有权势,手里银钱是够的,雇些护卫,或是跟随商队!”
“应该能支持女孩儿们接着考。”
“那就算了,我可不想闹腾了这么一场,最后,明年的进士科,一个姑娘家都没有,那……不是很丢脸?”
乔瑛耸肩。
“不至于不至于,怎么都会有我!”王如凡嘻笑挑眉。
“这么有自信?”乔瑛勾唇,笑着推她。
第223章 你会刺绣吗?
“那是自然!”
王如凡毫不客气,眼里暴露着赤裸裸的野心。
她已经受够,绝不想被任何人主宰命运。
哪怕是疼爱她的亲生父母都不行。
“我回去读书了,司马先生说,今日要讲春秋!”心里沸腾着说不出的情绪,王如凡不愿耽误任何时间,跟乔瑛告辞一声,转身离开了。
乔瑛目送她,片刻,幽幽叹道:“尚有一年……”
也不知够不够?
王如凡跟天下所有的才女一样,在女子不能参加科举的情况下,她们所擅长,所扬名的,多是诗才。
但科举,诗才仅占很小的一部分。
科举考的是八股、是法令、是算术、是书法、是文才、是政论,这些东西,都是姑娘们接触不到的。
当年曲昌公主能考中状元,是因为她父亲是皇帝,她每天都能接触到真正的朝廷大事,耳濡目染,总有所得。
“如凡跟了你这么多,做你的谋士,也经过河宴城赈灾,算是有经验了,又有司马先生教她。”
“她天资不凡,你不用太担心,更何况……”
乔瑛身后,崔君琢垂眸,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安慰道:“世家大族,总有些别人不知道的底蕴!”
“如凡是王家姑娘,她也可以用得上家族的资源。”
“就像我当年一样。”
王家……别的不说,最少能提供历界科举题目,主考官的脾气,喜好的文风等等!
“哦,你不提我差点忘了,你也是高中过状元的啊!”
乔瑛回眸,挽住了崔君琢的胳膊。
崔君琢淡笑,“也是老黄历了,提那个做什么?你啊,用点心在婚事上吧,对了,喜服已经绣好了,跟我去试试,哪里有不对了,提前让她们改?”
“这么快就好了?”乔瑛的心思,顺利从科举转移到婚事上,她扬了扬眉,凑到崔君琢耳边,小声道:“说来,君琢哥哥,一般的新娘,都是要自己绣喜服的,结果,我却要你帮我准备!”
“你心里怎么想的啊?”
她笑嘻嘻的。
崔君琢挑了挑眉,“自己绣?”
“你会刺绣吗?”
“呃……”乔瑛怔住,半晌,摸了摸鼻子,不是很自信的道:“应该是……会吧!”
很小的时候,大概五、岁那会儿吧,她也是学过刺绣的,虽然,嗯,没学几天,就把那位女先生气的甩袖而走,司马惠也心疼她,不让她在‘玩’扎手指头的游戏。
但!
“我是会拿针的!”
“我会四种拿针的手法!”
“要不,我试试扎两针,好歹也意思意思?”乔瑛颇为自信的说。
崔君琢无奈又纵容的叹笑,“罢了,你的长处不在这里,何苦难为自己?有绣娘忙活就是了。”
“快些走吧,去试试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