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家嘛,最爱联姻了。
凡是存在百年的世家,只要愿意翻祖谱,肯定能找到亲戚关系的。
刚刚,他仅是想了乔氏发家不久,倒是忘了司马一族。
哟,姐姐们的外家是司马氏,又跟他拜了把子,四舍五入,他也跟世族攀上亲戚了呢!
他一个没有根儿的人!
娘哟。
不敢想,不敢想。
光宗耀祖了!
严庆儿笑的见眉不见眼,对静安师太的召见,也没那么不情愿了,陪在乔瑛身后,两人随驿官来到后院一处幽静之处。
小院门口,一个尼姑打扮,嬷嬷气质的女子把守着。
驿官哈腰跟她打个招呼。
‘尼姑’嬷嬷点头,先向乔瑛和严庆儿屈了屈膝,随后,转身进入院内,约莫一炷香的功夫又回转,“两位大人,娘娘有请。”
“跟奴婢来吧。”
她依然保持着宫里的称呼。
严庆儿撇嘴,没有说话。
“烦劳嬷嬷带路了。”乔瑛倒是客气。
尼姑嬷嬷深深看了她一眼,转身带路,小院不大,三人很快穿过院子,来到正屋,进得门来。
乔瑛抬头去看,就见屋子正中,一个三十多岁,身着灰色素衣,相貌温婉,隐带愁容的女子坐着。
“镇远候世女乔瑛见过师太!”
乔瑛抱拳。
“掌灯太监严庆儿,给师太请安。”
严庆儿弯了弯膝盖。
两人都没有下跪,语气态度,却是非常恭敬的。
毕竟,韩绣娘的身份……原来是个皇后,现下是个尼姑。
怎么对待,都很别扭。
“两位不必多礼,快快请坐。”静安师太轻声,眉间愁绪不止,她把两人让到椅子里,看着她们坐下。
这才接着道:“我一个方外之人,本不该沾染红尘了,不过,乔世女是自家亲戚,倒是能自在些。”
“我瞧着你,就像看见星律似的,倒显得亲切。”
元星律——永安帝和韩绣娘的女儿。
唯一的。
两人就生了这一个孩子。
“臣女蒲柳之姿,哪敢跟曲昌公主相提并论?”乔瑛闻言,起身推辞,嗯……
推辞的不是很有诚意。
倒不是觉得她自已能跟曲昌公主相比,而是,她自称‘蒲柳之姿’,有点亏心呢。
(:зゝ∠)_
“乔世女客气了,你的大名,本尼身在洛阳都有所耳闻!”静安师太幽幽一叹。
静美悠然。
“我的大名?”乔瑛一怔。
什么啊?
十万大军抢男人吗?
不要吧。
也不是很好听!
“不错,世女是大元开国以后,第一位女武将,也是第一个女子袭爵之人,后世有没有继者尚不可知,最少,向前几百年,是不曾有了先例的。”
静安师太语气轻飘飘的,布满轻愁的脸庞,浮出抹笑意,她道:“星律自小,最是佩服有本事的女子,若是看见世女,怕是立刻就要引为至交的。”
第129章 主打一个真诚
燃着佛香的小院里,静安师太笑容满面,她看着乔瑛,目光温柔和善,那感觉……
像是长辈看着疼爱的子侄似的。
一点架子都没有啊。
态度那叫一个好啊!
乔瑛鹰眸流转着深深的疑惑,“师太客气了,瑛不过是恰逢其时,才有此时遇,远不及曲昌公主博学。”
“公主三岁能文,七岁作诗,十三岁乔装科举,高中一甲探花,十四岁参修晋史……乃名扬海外的才女。”
她的名头,比谢皇后所生的太子都要大。
若不是顾忌她,韩绣娘这个皇帝原配,就不是出家,而是直接被病逝了。
“瑛无才,不敢跟公主比肩。”她笑了笑,客气了几句,随后直奔主题,“不晓得师太召见我等,是有何事要差遣?”
静安师太特意跑到这里来等她们,不会就是想夸夸女儿吗?
说什么巧合遇见?
世上不存在巧合。
她刚刚跟驿官打听,静安师太已经在这里住半个多月了,每日都要打探过往官员,却一个都没有见过。
直到她和严庆儿来,方才露面。
那不就是要找她吗?
不是她,难道是严庆儿?
洛阳那么多的太监,每至沐休,出城游玩的不在少数?她没看够吗?
当年给她颁布‘出家御令’的,就是严森,她瞧见太监,应该会有心理阴影吧!
“贤侄女,此番寻你,我的确是有事相托。”静安师太垂眸,从袖口掏出封信来,起身亲自递上前,“你应该知道,我现下的身份……”
“无诏不能进洛阳城,偏偏,几日前,得着消息,星律得了病,我为人母,心中着急担忧,恰巧知晓你要过来,便想请你替我去瞧瞧她,给她送封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