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小动物都发现不了,在他们的身边蹦蹦跶跶来去。
古余让古且赶紧去追大部队。
“这里不用你管了,我在就成了,你去带军上日城,假意攻城,等我这边的消息,四国联军内出了奸细,他们肯定已经把咱们的行踪告诉月城了,咱们正好,将计就计,埋伏了他们。”
“好的,爹!!”
古且不再多说,带着近卫,转身策马而去。
追前面的大军去了。
***
大安国,京城。
皇宫,御书房内。
大宝在批奏折,他现在已经能单独接手批奏折了。
每天,他最盼望的就是关于战事进度的加紧奏章……
目前大部队出发到哪里了,粮草到哪里了,边境三城,日,月,云三城如何情况了。
每天都有战报汇合上来,有司臣专门整理成册,日日战报,都分门别类,整理得清清楚楚,大宝一天要翻上好几遍。
今天一大早,兵部尚书等人就把今天的前线战报,带入了御书房内。
“皇上,您请过目。”
老臣们都看到了小皇帝的勤勉,几乎是日夜吃睡,都在御书房。
不是处理事务,就是有翰林院的老师进来教他学习,晚睡早起,早上上朝从未迟到过,以前,先皇也是勤勉的,没想到,这新上位的小皇帝更加的勤勉。
小小年纪,额前,都出现了褶子了。
几个老臣有些看不过去了,“皇上,您还是得多加休息才成,您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有些事情不必要亲力亲为,让别人去干……”
他们对比一下自家府上,相同年纪的儿孙们,过得那叫一个无忧无虑,有父母长辈疼着,经常在长辈怀里撒娇,整天不是吃了睡,睡了吃,就是带着仆人们到处去玩耍。
而反观他们新皇,这般勤勉,又有才干,实在是汗颜啊!
天佑大安国,得此新皇。
又担心小皇帝太耗神,对身体不好,之前,玄皇就是因为登基之后,太勤勉,落得一个头疼病,最后送了命。
大宝道,“多谢诸位大人关怀,无妨。朕的身体,朕知道,自有分寸。目前,粮草已经行到哪里了?”
在他面前的大书桌之上,铺着一张大安国的全景地图。
图上,被他用笔画出来了数个标识,关键城池,行军路线,特殊地带,他均有标注。
兵部老尚书上前一步,给小皇帝指了指。
“战报上说粮草已经到达了这里,离边境城池还隔了好几个大城池,不过,就算是最新的战报,在路上也要走上五六天的,现在想必,已经快到了边关城池。”
“月城的情况最危险,也不知道如何了?”
大宝低喃。
他的爹娘也没有回京来汇报。
想知道边境最快的战报,那就只有廖久夫妻来回跑。
现在没有回来,不知道那边发生了什么事情,把他们拉扯住了,让他们没空回来汇报。
只能凭这些隔了数天的战报来揣摩。
一个老臣道,“皇上,咱们大安国齐人天相,定会没事的,有事也只能是有惊无险!”
旁边另位老臣接口道,“对,咱们大安国有左右摄政王大人在,定然会化险为夷的。”
刚刚说完。
放在大宝面前的,一方砚台,突然咔嚓一声,清脆地断裂了。
在众人的眼皮底下,砚台好端端的断裂成了两半。
第718章 被埋伏了!
众人……神情各异。
心里一噔咯,这是大凶之兆啊!
但话不能这样说,得说吉祥的。
兵部老尚书道,“皇上,这砚台还是先皇使用过的,年代久远了一些,坏了是应该的,让内务府再给您换上一块。”
“对,之前就听先皇说起过,这砚台快坏了,只是一直用习惯了,不舍得换,现在新皇又勤勉,日日使用来着,裂也是应该的。”
……
这意思都是劝新皇不要多想。
大宝淡淡地笑了笑,“无妨,再换块就行了。”
内侍赶紧上前来收拾残局,砚台破损了,里面还有墨汁,都流了出来。
把书案上的地图都沾的到处都是。
一张好好的大安国地图,就因为一方砚台毁于一旦了。
内侍不仅给新皇换了砚台,还换上了一张新地图。
大宝望着空空如也的,一点笔记也没有的新地图,心里那种不安的感觉更加的强烈了。
但是,他面上不显。
仍旧,语气平淡,说话不徐不疾,写字的手也没有颤抖,稳如泰山。
一屋子的老臣们,打心底松了一口气来了。
他们这些老家伙,都快入土了,还不如一个孩子来得镇定。
这样一想,那七上八下的心,跟着新皇又安稳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