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老王家人的骚扰,每天做秋梨膏虽然紧张,累,但那也是身体上的累,心情还是愉悦的,特别是几个孩子们,如同放下心上的大石头一般,整天开开心心。
二宝是个话多的,心思敏感的娃,他私下问二丫,“二丫姐,你爹下了大牢,要做六年牢,你心里怎么想的?”
他主要是想问,二丫会不会迁怒于他娘。
谁知道二丫回道,“他做他的牢,他活该,他坐牢了更好,他不坐牢,我娘就不会听我的,和他和离,他们和离不了,我们就离不开老王家,我们就被老王家欺负得死死的,说句不中听的,他王老四这种人不配当爹!有他在,我们娘几个都没有好日子过,幸好他下大牢了。”
二宝对她竖起了大拇指,“痛快!二丫姐,亮堂!”
“以前我也不敢,我也是跟你们学的,都是跟我五婶婶学的,我也好希望有个像五婶婶这样的娘……可是没有,那我只能自己站出来了,反正是真的在老王家活不下去了。”
姜莲珠不小心听到了这两堂姐弟的对话,莞尔一笑,得,她竟然变成了榜样了。
当然,也亏得这二丫通透。
要是不通透的,谁敢啊!
***
后面几天下了几天秋雨,梨子自然凋零了不少。
再之后,野梨的品质也不好了,能做秋梨膏的也不多了。
又之后几天,姜莲珠就停了秋梨膏。
村里人还不想放弃,多做了几天,只是做出来的品质不好,卖得更便宜一些。
姜莲珠把方子给了里正他们,但是她申请的姜氏秋梨膏的商标没转让,只有她自己做出来的秋梨膏,才叫姜氏秋梨膏,其它人做出来的,哪怕同一个方子也不算,这样一来,就不影响她的名声,随便他们做了。
把家里做秋梨膏的东西都收拾起来,整理整理,明年再用。
母子几人最大的快乐就是数钱了。
从床板下面刨出坑,拿出钱袋子来。
还是由大宝来数,二宝在旁边帮衬着,三宝圆嘟嘟的靠在姜莲珠的身边,吮手指头玩,一双大眼睛瞪着这么多银钱,写满了震惊。
姜莲珠手里有帐目本子,“多少?”
大宝的声音隐隐的掩饰不住的激动,“娘,八百五十四两。”
姜莲珠嗯了一声,“和帐本上差不离太多,是对的。”
有时候忙,记帐的时间都没有,就记了一个大概,不是特别精准,大略数额是对的,就行了,反正也没人审计她们的财务。
这些都是净收入,除去所有成本之后的数额。
也是他们家目前所有的收入。
二宝瞪大眼珠子,“娘,咱们竟然赚了这么多银子!天啊,真让人不敢相信,要是不把方子分出去,至少能赚一千多两,这么多银子,咱们怎么花啊!花不完了吧?可以天天吃肉了吧!”
三宝听到听肉,就咯咯的笑起来,“吃肉,吃娘做的肉,好吃……”
大宝瞧见弟弟妹妹这般没出息,他先稳了下来。
“哪有花不完的银子?傻子!一亩田地就要十两银子以上。娘,我们现在要怎么办?”
姜莲珠回道,“自然是先买田地,咱们明天就去镇上牙行看看,有没有合适的田地买,或者山头,先买个二三十亩的,有了田地,心里不慌。然后嘛,娘再送你们去学堂夫子处念书,学费听说是一年一个人要七八两银子,还不算夫子逢年过节的节礼,还有,你们念书还要买一些笔墨纸砚的……”
“好!”
这些都是之前说过的,孩子们也都放在心上的事情。
第72章 雪大雪二雪三算了吧
自然没有异议。
二宝之前对念书有些小怂,怕念不好挨夫子的打,现在他不这么想了。
他见过了名捕大人的威风,见过了六扇门总督大人的权利,他想读书考秀才中举人,当大官了。
甚至小囡宝也道,“等我,我长大了,大了,我也……念……念书……”
小女娃雄心勃勃的样子。
看得姜莲珠失笑,“我看行,你快长大,和哥哥们一起去念书。”
然后,姜莲珠看了看这屋子,“娘还有个想法,咱们盖一座新宅子,这宅子是困难的时候,你们里正爷爷暂时借我们住的,始终是别人的,现在手里有银子了,应该自己盖个新宅子的好,住自己家里心里舒坦。”
听到这里,几个孩子都高兴。
二宝第一个响应,“好!盖新宅子!好!我们终于可以有自己的家了。”
大宝也微笑,此话说到他心坎上了。
从小,他们没少听野崽子,穷逼之类的话,现在盖了新宅,有了新家,是不是代表一切都不一样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