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三个反派崽子的后娘怎么办(219)

作者:豆沙团团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我们夫子也说了,这两天镇上出现了难民,让我们能接济的就接济一些,不能接济的,也不要对难民恶言相向,欺负他们,也让我们注意安全,怕难民抢东西,小心那种穷凶极恶的人……”二宝道。

王老五道,“你们夫子说得极有道理,听夫子的,注意安全。”

何老夫子不亏是举人出身,以前当过官的,有见识。

二宝答应了好。

只有姜程氏年长一些,想得多一点,“这,莲珠,咱们一没有官身的,二也不是那种大富的人家,这样去施粥好吗?”

姜莲珠回道,“娘,这些我们都想过了,王老五去镇衙门里找官老爷沟通过了,现如今的镇衙门里头的官老爷个个都明事理,已经说好了,粮食我们家出,粥我们家也自己熬,但是用官府的名声,这样一来,别人就不会说什么了……”

姜程氏看向王老五……

王老五像模像样点头,“娘,您放心,我已经与镇衙门里的主薄讲好了,我们家也不出面,熬好了粥,每天有专门的衙役来挑走,去镇门口发放。”

这样的好事,镇主薄是巴之不得。

一文钱不花,白来的政绩名声。

不同意,那是傻子。

姜程氏还是不大放心,“你们心里有谱,我就不担心了,就怕出了钱出了力,有时候还不讨好。”

“那也没事,咱们做事问心无愧就行了,大力出不上,做点小事情罢了,每天经过咱们镇的难民也不是特别多,我就这两天,也就几十个的……”

有一半的都是孩子,失去父母庇护的孩子们,格外的可怜。

“行。你们拿主意看着办,如果人少的话,粥我来熬……”

第170章 娘子深明大义,为夫佩服

一天就是多出一大锅粥的事情,也不累。

十里镇不是去难民迁徙的必经地点,没有大规模的难民经过,只是一些迷了路,掉了队的人经过,数量不多。

对镇民们影响并不大。

有些人不关心这事儿的,可能都不会发现。

以为只是多了几个乞丐而已,乞丐是年年都有的。

“谢谢娘了,这事儿,我与相公来就成了,娘您帮我们看好小囡宝,就行了。”

看娃也不是轻松的活儿,虽然娃懂事,但这娃太好动了,就整天停不住的那种。

这事儿就这样说定了。

姜程氏带着二宝,囡宝上楼去了,搬东西用不上他们。

剩下姜莲珠与王老五来就行了。

两人把粮食都搬进了仓库,一包包的码好。

“粥,我来熬,我会在粥里放一点点姜片,以及草药,这个季节,容易风寒感冒,喝了药粥,能预防,能驱病……你看咋样?”姜莲珠征求王老五的意见。

王老五道,“那敢情是更好了,只是,你确定要这样吗?咱们现在可是既不图名,也不图利的,值得吗?”

他就带回来五十两银子,还给了一半老王家了。

日常开支,养娃,开诊所,都是要银子的。

靠他带回来的那点银钱是万万不够的,都是姜莲珠在养活全家,说个不好听的,他有种觉得自己是吃软饭的嫌疑了,好在,姜莲珠没有在银钱上跟他较真,也没有因为他没有钱,瞧不起他什么的。

现在还拿银子出来救济难民,当真是小瞧她了。

一个村妇能有这种觉悟,他是真没有想到过……

就像一座宝藏,越观察,越发现可贵之处。

姜莲珠白他一眼,“图啥名利,人有多大的能力,就有多大的责任,人活在世上,做自己值得,觉得有意义的事情,那就去做,想这么多干什么。”

王老五欣赏的语气,“娘子深明大义,为夫佩服。”

姜莲珠还是大白眼给他。

把米粮都堆好,姜莲珠拍拍手,“希望能多管上一段时间,马上深秋了,天气越来越冷了……对了,你有没有注意到昨天在咱们家门口不远处蹲着的小乞丐们,今天都没有看到了,是走了吗?”

王老五仔细回忆一下,“没注意。”

他今天一大早上的就去了县城买米,路上召见了一次几个手下,向他汇报了一下事情,赶牛车回来的汉子就是向东手下的人。

“真是奇怪,算了,不管了,你还没有吃晚饭吧,锅里给你留了饭,你自己吃完洗簌,我先上楼了。”姜莲珠摸摸后脑勺,总觉得哪里有什么不对劲。

但是说不出来。

“等等。”

姜莲珠回过头,就见王老五有些局促的样子,好像不太好意思开口。

“啥事?”

王老五凑凑巴巴的说,“我晚上能回房间睡觉么?我习惯了睡塌……”

姜莲珠斜眼看他。

王老五又赶紧正色道,“这两天,二宝都问我,咋不和娘一个房间睡觉?我就是怕孩子们误会,影响他们心理不好,孩子们年纪小,喜欢多想,咱们家的孩子都早慧……”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