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心领神会都没有问周母的去处,而是一个劲儿的夸赞元昭,不少人是因为看在元家的面子上,但是真心夸赞的也不在少数。
才掌家半月,就能做到这样,这真真是极难的。
元昭大嫂也是这样想的。
今日来之前,公公和夫君都还嘱咐她千万要多看顾一下元昭,她也是这么想的,结果今日到了才发现元昭根本就不需要别人的帮忙,她自己处理的游刃有余,井井有条。
“昭昭,今日好多人夸赞你,夸赞咱们元家呢。”
之前,元家在这方面的名声不怎么好,因为元父是武将,平时又不拘小节,府里又一直没有一个女主子,不少人都觉得元家的姑娘肯定都不会操持家事。
结果,今天这些人通通被打脸了。
便是元家大嫂自己都觉得有些惊讶。
她觉得元昭变了不少,以往见面,她脸上愁苦居多,而且不怎么说话,显得怯怯的一点都不像是大将军府出来的。
如今的她明媚飞扬,整个人自信无比,这才象是大家出来的女儿。
看到元昭能有这样的改变,元家大嫂心里也是开心的。
小姑子越能干,自己公公和夫君也能少操一些心,她这个当大嫂的也觉得松快些。
看着大嫂眼中的欣慰,元昭心中一暖:
“大嫂,谢谢你多年的教导。”
听到这话,元家大嫂一愣,随即笑着说道:
“这我和担待不起。”
她嫁进府中没多久,元昭便出嫁了,她们两个相处的时间并不多,何来的教导?
元昭并没有解释。
前世,她容貌突然被毁,每日都不愿出门,是大嫂时时来看望,和她说了不少的道理。
这份恩情她一直都记得,只可惜,最后还连累了大嫂以及她那还未出生的侄儿。
想到这里,元昭身上涌现出一抹杀气。
“昭昭?”
元家大嫂惊讶的喊道,怎么元昭身上的气息突然就变了?
元昭回过神,收敛心神,又恢复成之前那无害的摸样,仿佛刚刚的一切都只是旁人的错觉一般。
元家大嫂蹙了蹙眉看了元昭一眼然后又看了一眼在上首一直夸赞元昭的周老夫人一眼,感叹的说道:
“你婆母糊涂,幸好这府中还有一个清醒的,你的日子也不至于太难过。”
听到这话,元昭轻笑了一下,意味深长的说道:
“有时候人就是清醒过头了。”
元家大嫂诧异的看了元昭一眼,再看向周老夫人的时候,眼神便变了些。
“对了,那女人和孩子呢?”
大嫂压低声音问道。
“孩子养在我院子里,至于白绵绵……”
元昭讽刺的笑了一下:
“她如今在府中当丫鬟呢!”
“怎会如此?”
“是你的主意?”
大嫂皱眉问道。
“是有人想要膈应我!”
“岂有此理!”
元家大嫂脸色一下就变了,婆母早逝,长嫂如母,这个公道自然由她来替元昭讨。
她起身就要往周老夫人那边去,却被元昭拦了下来。
“不用了大嫂,我自有法子。”
元昭眼中划过一抹幽光。
第79章 无需忧心
后院那边欢声笑语,前院那边也不遑多让。
今日是永宁侯府重归之后第一个宴席,很多人给面子都来了,文人武将都有,周世渊还特意的请了以前的老师拜托请了几位清贵世家,目的自然是为了将自己儿子的‘神童’的名声打出去。
而周玉杰也果然不负所望,不过才两岁,举止投足之间已然没有半点的稚气,十分的规矩。
便是那些自诩世家的人都不得不赞叹周玉杰被教导的很好,他们家里两岁的孩子都不能做到这样,更别说这孩子还出自农户家中。
本来之前他们还觉得周世渊将周玉杰带出来见礼有些见不得台面,如今倒是不这样认为了。
尤其是在周玉杰一字不差的背出了几本启蒙书的时候,所有人看周家父子的眼神都变了,更有人想要当场收徒。
要知道如今启蒙也是三岁左右,能在五岁之前背完一本启蒙书已经是不易。
这孩子竟然才两岁就能背几本文了,这必须是神童啊,以后的成就自然是不用说的。
一时之间,前院是热闹非凡,他们纷纷夸赞周世渊教导有方。
此时,周世渊挺起了胸膛,觉得这些天的压抑和不快终于退散。
他知道自己赌对了,只要能让周玉杰成功的引起别人的注意,他自然也会水涨船高,毕竟,他是周玉杰的父亲,启蒙也是他来做的。
眼下,一步步都在朝着自己计划中的发展,他甚至觉得自己离封侯拜相不远了。
那时,他还需要看谁的脸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