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发愁了,王教授可是业内大拿,一定会有办法的。”
鹿霜下意识往后挪了一下头,拢了拢衣服:“我知道了,不早了,你先回去吧,剩下的我自己收拾。”
赵焱犹豫了片刻,没说什么。
他和鹿霜订婚已经半年了,但每到夜晚单独相处的时候,她总是有些抗拒。
赵焱不愿勉强她,他已经等了这么多年,再多等个一年半载的,也不算什么。
鹿霜站起身送他出门,看了看他宽厚的背影,想说什么,又咽了咽口水。
赵焱转过身来,看到她欲言又止的模样:“霜霜,抱一下总是可以的吧。”
鹿霜耳朵跳了一下,还是伸出手环住他的腰,未婚夫妻之间,拥抱实在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赵焱的怀抱和他本人一样,安全感十足。
他一只手就能将鹿霜抱个满怀,另一只手轻轻地揉了揉她的发顶:“安心去吧,林场一切有我,不会出事的。”
鹿霜在他胸口“闷哼”一声,点了点头。
木兰林场位于蒙省东北部的高原之上,平均海拔一千五百多米,每年的平均气温都在零下,拥有着无比漫长的冬季。
九月,城市里的枫叶才刚刚泛黄的时候,林场就会迎来每年的第一场雪,一直持续到第二年的五月,冰雪才会逐渐消融,流露出一点点暖意。
在这之前的冬春两季,都是森林火灾的高发季节。
往年来说,鹿霜是不会在这个时候离开林场的,但今年的虫灾发展势头太过迅猛,她不敢耽搁。
还好有赵焱,可以让她稍微放下心来……
下山的路上,鹿霜双手紧握着方向盘,一点不敢分心地小心着路上的积雪,生怕一个打滑,她和姚松明就翻在这荒无人烟的山路之上。
出了蒙省境内,她想着应该可以放松些了,却没想到,原本明晃晃地挂在天上的太阳,顷刻之间就被覆盖了。
鹿霜眼见着远处的天空上,出现出一道道黄色的沙雾,直奔着她们而来。
她立马停车靠边,语调有些变形:“快关窗户!沙尘暴来了!”
十几秒后,黑压压的黄色迷雾迎头而来,纵然是在门窗紧闭的车内,鹿霜还是感觉到呛人的土腥味。
姚松明猛烈地咳嗽了两声,手忙脚乱地从书包里掏出口罩递给鹿霜。
两个人又在原地等了几分钟,目光才逐渐清明起来,太阳崭露头角,前方的能见度虽然不高,但勉强还能行走。
鹿霜不敢大意,小心翼翼地打火,降低车速慢慢地往前走着。
原本四个多小时的路程,她从早开到晚。到达目的地的时候,已经浑身腰酸背痛了。
第2章 熟悉的背影
京城之内虽然没有黄沙弥漫,但一下车,还是能感觉到浑浊的空气。
姚松明在林场呆惯了,十分不习惯:“没想到啊!堂堂京城竟然也会刮沙尘暴,还不小呢!”
鹿霜在后备箱里拿出行李,径直往酒店走去,“这都好些了,我以前在京城念书的时候,比这还夸张,经常吹黑风!”
酒店大堂门口挂着醒目的指示牌:“第三届全国防风治沙论坛嘉宾报到处”。
鹿霜拿出邀请函递给前台:“木兰林场鹿霜、姚松明”。
顺利地签到、办理入住。
躺在床上的时候,鹿霜根本来不及怀旧,虽然酒店离京大只有五六公里,溜达着也能过去。
但她实在太过精疲力竭,来不及思考自己曾经在这里度过怎样的七年。
第二天一早,酒店里熙熙攘攘,全国知名的林业、生态学、环境学专家学者,各地的农林业部门负责人,相关企业负责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最近几年来越来越严重的沙尘暴。
“同志们,伴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在这一过程中,付出了生态环境的巨大代价,以京城为例,最近三年的沙尘天气持续时间提升了23%,影响范围甚至扩展到了部分长江以南地区,造成无数的生命、财产损失。
今天我们大家齐聚一堂,就是为了共同商议,共同探讨,如何尽快构筑起一道防风护沙屏障!”
掌声响起,鹿霜低头和姚松明耳语,“待会我们分头行动,我在分会场做报告,你去主会场逮一下王锋教授,跟他说一下我们的情况,尽量争取!”
姚松明连忙点头。
鹿霜整理了下衣领,顺着人流出门,按照议程安排,开幕式结束后,专家、教授们继续主会场的交流探讨,其他人则按照类别去分论坛,企业的人在一屋,政府的人在一屋,确保大家能够各抒己见求同存异。
鹿霜去的分论坛都是全国各地的林场主,主要集中在蒙甘新三省,有不少之前都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