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吧,把你的生时报一下,我给你掐指算算。”那先生用手抹了一下嘴说到。
“我呀,具体哪一年,我倒是忘记了,反正我记得那年是狗年,听我娘我说,生我的时候应该是四月十几,好像还下着雨。”老太太记不清生时,只能稀里糊涂到。
那先生掰掰指头,嘴唇还不停地动着,好像念经似的。
“老姐姐呀,你心气太重,好要面子,得理不饶人那。”先生到。
周围的人又开始频频点头。
“你这命也不错,应该是子孙满堂啊。”
“子孙满堂?那你说我这命里有孙子是吧?”老太太激动地问到。
“是啊,这孙子是没问题。”
秋月刚到,看到老太太坐在地上,激动的合不拢嘴。
听到她说子孙满堂,秋月也笑了,看来我这一定是儿子。
“先生,你再看看我家儿子、媳妇子有啥讲究没有?”老太太问到。
第一百一十四章 儿啊,你快回来吧
==========================================
人群中有人对刚才先生的“妙算”赞不绝口,还有的竖起了大拇指,说先生有能耐有本事。也有人说,这老太太的两个儿子要是听到了肯定会高兴。
“是呀,儿孙满堂,谁家听了不高兴呀。”
……
先生的耳朵不停的动着,一会儿朝前听着,一会儿又向后抖着,真是应了那句话——耳听八方。
就连眼睛也没闲着,虽然睁不开,但还时不时地上下翻动着。“老姐姐,你有两个儿子的命,儿子也孝顺呀,但你家媳妇子却不是一般人那!”
秋月一听,马上绷紧神经,怎么不一般,先生啊,不懂的话千万别乱说,秋月有点担心,她怕三言两语扯到自己头上。
老太太更是心里一颤,“怎么不是一般人哪?”
那先生笑笑,“庙小佛大,鸡犬不宁呀!”
庙小佛大,老太太感觉不太对,立马站起来,“先生,这是啥意思?”
秋月倒也吓了一跳,不是说我吧,她想马上走开。
看着老太太站起来,她稍停了停,想听听先生还能说点什么。
先生略笑,又抹了一把嘴,慢慢给老太太解释了一番。
围观的一些人又开始议论起来,是呀,先生说的对呀,以前他家哪有这事那事的,你看现在,隔三差五地不是出这事就是来那事。
听着大家的议论,老太太急切切地问到,“先生,我现在该怎么办?”
“等!”先生说的倒是简单,一个字打发了。
“等?”老太太还想再问问,但没好意思张口。
“好了,好了,让你等就等吧,轮到我了,让开让开。”刚才的那个女人也学着老太太的样子一屁股坐在地上。
老太太想着刚才先生的话,有点不知所以然,慢慢走出人群。
秋月觉得老太太有点不太对劲,走出来喊了一声“娘。”
老太太转过身问到,“你刚才都听到了?”
秋月略点头。
“子孙满堂?好好照顾自己吧,一定给我生个胖孙子,到时候我就赶她走。”老太太在秋月的搀扶下回家了。
吕洋回到家,给秀雅写了一封信。看着娘坐在屋门口一直向外张望着,走过去问到,“娘,让秀雅做你的儿媳妇,你愿意吗?”
“儿子,只要你愿意,娘哪能还有不愿意的道理。秀雅姑娘好啊,人好心好,长得也好,反正啥都好,就是听说比你大几岁。”
小吕娘早想让秀雅当儿媳妇了,她怕吕洋不愿意,所以也就没提过。
这下好了,吕洋自己提出来,切不是正中娘的下怀吗,于是微笑到,“愿意,太想愿意了。”小吕娘好久没这样笑过了。
“年龄不是问题,但不知道秀雅同意不同意。”吕洋瞅着母亲布满老茧的手说到。
“不知道。”小吕娘摇摇头。
过了一会,小吕娘说,“孩子,你回学校吧,剩下的活我来慢慢收拾。”
“行,到时候如果忙不过来,我给二嫂打个电话,让她帮帮你。”
“红叶也是好人那!只可惜进错门了。”小吕娘叹气。
第二天,吕洋安顿好后,回到了学校。
又是一天过去了,红叶忙活了一天,感觉也很累,骑上车子回家了。
等到家时,天已经黑了,天上的星星眨巴着眼睛。
红叶下车,准备开门时,突然窜出来一个人,红叶顿时吓了一跳,“妈呀”一声向后退了退。
“红叶,别害怕,是我,二懒。”二懒比红叶年龄大多了,也只能这样称呼她。
红叶稍平静一下,问到,“你怎么在这儿?”
二懒赶快从旁边抗起包袱,“红叶,这是前几天在你家地里采摘的那些棉花,我把它凉干了,还给你吧。”二懒倒显得挺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