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满他们从来没有想着要种植这草药,因为对于他们来说,这草药就一个作用,制作树叶书的时候,用来浸泡树叶罢了。
但他们又不是经常制作树叶书,哪里需要许多?就随便划船去对面的林子里外围,都能采到。
“好。”现在玉满是不知道周梨要培育这个来作甚,只觉得他们能造纸,能用纸写字印书,怎么还对树叶书感兴趣了?
不过当下也没有顾得上问,因为有奇兰镇那边的老寨主问起周梨来,他们奇兰镇那边一个大族里又分出来七八支小族来,要如何命名才好。
如果单独命名,好像就脱离了他们大族,可如果不单独命名,好像他们分支的文化就会被大族给逐渐同化掉。
这个问题,半月镇南眉河那边,都有,所以大家一听奇兰镇这边问,也都齐齐朝周梨看过来。
大家都晓得,鸿胪院这一次山民统计,给予他们民族文化该有的尊重,是周梨提起来的。
所以自然是要问她的想法。
周梨一下就联想到了自己那个时代里,许多少数民族也有这样的问题,最叫人熟知的,莫过于这苗族了,什么花苗黑苗青苗白苗等,这是以他们服装颜色来命名的,且还有那以地名来命名的。
所以周梨也是效仿此,与众人说道:“可以从大族里又在分系。”同样也是提议用他们的居住地名和这服侍颜色上来做区分。
这最简单最直接,也叫外面对他们不了解的人能一下就明了。
众人自然是没有异议的,又做了不少细节商议,她那里也是将各位老寨主的提议们都一一用碳笔写下来,只等着回去的时候,顺路送到衙门去给李仪。
反正那该改进的地方就改,能完善的尽量完善,也免往后再修修补补,劳民伤财。
只不顾将这奏章送往衙门里去后,她回家却只是换了一身衣裳,喂了猫儿们,就等着金商馆那边来的莫元夕,便去吃酒席。
今日是个难得的好日子,一来是罗孝蓝和陈慕女儿的满月酒,二来又是许多同僚家里的大婚喜宴。
有那自己娶亲的,又有娶儿媳妇嫁女儿的,反正全都聚集到一处了。
她俩商议了一回,余下的地方都找人帮忙送份子钱,先去陈家这边,再去大兴商行的王家。
周梨的徒弟王洛清也是今日成婚,出乎意料,她也在这跳花节上寻到了自己的如意郎君,一个久茂寨的佤族人。
说起来,都是因那三月的跳花节,今年办得盛大了不少,使得参加的汉人比去年多了十来倍。
如此一来,这大家的选择多了,那因这跳花节成双成对的也就自然不少,相处了这两三个月,遇到这么个好日子,也就舍不得放弃,赶紧将婚事办起来。
他们是热闹如愿了,可是十二属里不少人都在叫苦连天,这个月连带着上月的月钱,都没焐热。
其实何止是他们那十二属,那寻常人家也亦是如此,反正这天里,衙门里后来有好事者做了统计,最起码成婚的有七八十家。
陈家这边,也是有意办一办的,但实在是因为这天的日子太好,喜事太多,大家都在像是赶场一般,只到各家送了份子钱,道了几句祝福的话语,就赶紧去下一家,一个个比寻常都要忙的样子。
最终各家将这客人们公平分配,一家还是得了十几桌客人。
那陈进堂是没能赶回来的,所以陈夫人和老太太在这上面,好像也是怕罗孝蓝和陈慕多想,十分上心。
好叫罗孝蓝有些担心嫂子孟环君那边有想法,等客人们散尽了,和周梨莫元夕抱着孩子在院落里说话时,忍不住提起道:“我知祖母和母亲是为了与我和孩子长脸面,可我是不在意这些的,孩子又还小,她可感受不到,反而如此劳民伤财,也不知道大嫂那头是否会多想?”
周梨想逗她女儿,但奈何小丫头才满月,这么大的孩子,除了饿了拉了的时候是睁开眼睛的,其余大部份时候,都是在睡觉,所以也只能围在摇篮边上看看罢了。
听到她的话,“我看多想的是你才是,你嫂子是个豁达人。”
莫元夕也是这样认为的,那孟环君可是在火羽卫当值呢!能去那边的女子,哪个不是巾帼英雄,可没有那般小肚鸡肠的。也是说起她来,“莫不是你才生了孩子,韩大夫说的什么你们身体里那啥没退下来,容易胡思乱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