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时之气,才想着与这老太君下毒的,因此各处都没有做好准备,也没有想到这死老太婆居然没有喝茶,不然的话一会儿她断了气,林家必然是会乱成一团的,就她这个没出息的儿子,能成得了什么事?
至于其他的林家族人,哪个没有受过夫君的恩惠?那时候这整个林家,都将是夫君的。
而这所谓的祭拜祖宗,也轮不到林浩远了,当是夫君最为有资格走在最前头才是。
但是千算万算没有算到,她竟然没喝茶。
不过那个丫鬟跳井自尽,是朱彤云没有想到的,虽然自己将她父兄的命脉都握在手里,但只要她一口咬定与自己无关,那等夫君回来了,自己也会想法子营救她的。
谁想到她竟然这样忠心呢?早知如此,那时候自己便对她好些才是。
她心里七七八八地想着,只觉得丫鬟已死,此事就与自己无关了。
而那个得了自己眼色下去的侍女,也不知什么时候回来了,就站在自己的身边,压根就没有人发现她中途出去过一次。
也正是她,同那个新来的小丫鬟传达了消息,甚至将准备好的毒药给了对方。
只不过主仆如今都默契得很,一言不发,如同大部份的林家族人一般,听着老太太在廊檐下咆哮咒骂。
第174章
老太君铆足劲儿骂了半响, 却见下面的人一个个拉拢着脑袋,鸦雀无声,于她看来, 是人人有份,个个都心虚了,所以才都不敢看她。
其中也包括他的亲儿子林长文, 这个没出息的糟心玩意儿,要不是自己肚子里爬出来的,当年她早就给赶出去了。
也万幸,孙子孝顺又聪明,如今还给林家长了脸。
“都哑巴了么?”没人回应,她也觉得累了,踩着铺满香灰的地面回到自己的椅子上, 犀利的目光继续审视着所有人。
而就在此刻, 有人来报信:“老太君,城楼上瞧见公子的队伍了。”
听得此话,原本满是戾气的老太君顿时就换了一张充满愉悦的笑脸,“到了哪里,几时能进城?”问罢,不等那报信的下人回答,又继续说道:“叫他进城, 就赶紧回家, 直接来祠堂里。还有……”
她思略了一下,到底是有些看不上那左云薇,由始至终瞧中的, 都是对方身后左将军留下的宝藏。
于是说道:“左家丫头安排在客院,她虽和远儿订了亲, 但终究还没有礼成,咱也不可废了礼制。”不成规矩,不得方圆。
可事实上哪里是什么怕什么礼制不礼制的,她分明是觉得那左云薇就算曾经是将军之女,但也是一介粗蛮骄横的野丫头,实在是难登大雅之堂。更何况现在已然是落草为寇了。
如此,怎么可能叫她跟着远儿进祠堂去,脏了祖宗们的眼睛呢!
届时只怕自己百年后,是要叫祖宗们责怪的,怎么给远儿娶了这么一房上不得台面的媳妇进门来。
以后又如何担当得起这林家的主母?
所以这老太君从来都打算,先将人娶进门来,就立即探寻宝藏所在。
反正那左云薇头脑简单,只怕到时候随便一问就能得结果出来。只要宝藏到了手,自己有的是法子叫她销声匿迹。
想到此,她坐在椅子上居高临下地扫视着满院坝的林家人,不夸张地说,这满院子的人,她想叫他们死,就是阎王不想收人也不行,也只有自己想要他们活,他们才有活着的生路。
这个时候,不免就产生了一种难以言喻的自豪感,那种掌握着一屋子人生死大权的感觉,实在是太让人心情舒畅了。
只是可惜,她垂眸就看到了自己握着拐杖的手,上面的皮肤皱皱巴巴的,仿佛干枯的树皮一般,且还布满了大小不一的黑色斑点。
她老了,若是她还年轻着,不要说整个业州了,只怕整个后虞,她都是能想一想的。
下面的人,并不知道老太太在扫视了他们这么一眼后,心里竟然产生了那样大的野心,只是听到林浩远的队伍终于有了音讯,便都松了一口气。
只要林浩远来了,仪式很快就开始,那样他们也能早点回去,而不是冒着大雪站在这风雪地里。
而林浩远即将到城的消息,也将老太太险些被药死的突发事件给压了下去,大家都暂且松了一口气。
朱彤云一样放了心,这林浩远回来了,也就意味着自己的夫君也回来了,若到时候真是运气不好留下了什么线索,但也不要紧,夫君一定会替自己清扫干净的。
因此也没有过多担忧,反而是第一次期盼着这林浩远早些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