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跟乙班的师兄交流?怎么交流?给乙班的师兄上课?”
袁夫子点头又摇头,“也不算上课吧,就交流交流。他们有些人已经要参加县试、府试了,甚至已经是童生了,算学学的还不如你。”
钱有福:……
别说他们这私塾,就是纵观整个大周,算学比他好的,应该也没几个吧?
这是时代决定的,他运气好曾有幸站在诸多巨人的肩膀上,而且上辈子数学是老师、家长乃至一个国家、整个社会最重视的科目之一。在这里,算学却只是科举一个很小很小的分支,有时候都不一定会考。师兄他们不重视其实也正常。上辈子,他对音乐、美术不也不重视嘛。其实都是一样的道理。
当然,算学好,也不是没有好处,至少他升到丙班后,丙班这边的学生,得知他算学早在三年前就能跟他们平起平坐,现在更是能跟乙班那些师兄们掰手腕,立时便对他好奇热情了很多。
都不用他哥、他张霖哥帮着斡旋,他就在丙班很快站稳了脚跟。
当然,也有不好的地方,那就是自打他算学好这事在私塾里传开后,不时就有人过来想考他。
昨天是本班的一个同学从《九章算术》里找了个勾三股四问题来考他,没能难住他。今天又换了两个乙班的师兄来‘请教’他鸡兔同笼。
钱有福本来不想搭理,毕竟这个问题在他看来,实在是太小儿科了,小学生都会。结果看旁边围观的很多人似乎真的不懂,就连他哥跟张霖都讨论的热火朝天的,一时之间似乎也没想出方法,钱有福这才在跑出去找小胖、阿继玩之前忍不住,把‘所有兔子抬起两只脚……’这个解题思路给在场的人简单说了。
“所有兔子抬起两只脚,地上每只动物就只有两只脚,根据头就能算出来,多了多少脚,多出来的看看有多少对,就算出总共有多少只兔子,然后算出共有多少只鸡。妙啊。阿福这法子也太妙了。”理清楚这里面的解题思路,张霖眼睛一亮忍不住抚掌大赞。
其他人跟着点头,“这思路确实好,一听就懂,这可比之前我们想的简单多了。”
“还能举一反三呢”一个乙班的师兄用钱有福这个思路,试着解了一下另外一个鸡兔同笼的题,发现也可以轻松解决,兴奋的道,“好像不管题目怎么换,都能用这个思路解,太厉害了。” 不愧是夫子亲口夸赞的人,原来真有两把刷子。
第044章
“你们说, 我们要不要也去请教一下钱有福这几个算学问题?”
马上就院试了,甲班这边徐舟几人的算学还学的不怎么通。去问夫子,夫子讲的他们听的似懂非懂, 反而是这位小师弟,讲的东西浅显易懂, 他们一听就明白。
徐舟便想着是不是去请教一下, 却不想话才出口就被人嘲了。
“去问一个六岁孩子?徐舟你可真有出息,说出去也不怕丢人。”
“怎么就丢人了?”徐舟不解,“孔圣人言, 三人行必有我师,钱师弟虽然小, 算学确实比我们强,我们去求教一下怎么了?”怎么就跟丢人扯上了?
“比我们强?你怎么知道?他就讲了一个鸡兔同笼, 就比我们强了?他才几岁?《九章算术》能看懂吗?”张瑞轻嗤。“夫子不过随口说说,你们还真信了他的算学水平比我们还强?”
不管是出于自尊心使然, 不愿意相信自己还不如一个六岁孩子还是如何,反正最后找到钱有福跟前, 向钱有福求教算学问题的只有徐舟跟一个叫江米成的师兄。
问的问题, 一个是小学的追及问题:今有善行者九十步,不善行者六十步。不善行者先行一百二十步,善行者追之, 问:几何步及之?
另一个是相遇问题:今有一人驾牛车十日从淮安府至京城,又有一人乘马车从京城至淮安府,今二人同时出发, 问:何日相逢?
题目难度都不大, 讲起来也很简单,钱有福简单说了几句, 就给两人讲明白了,末了还给他们总结了一下这两类题的解题方法。并给他们又各出了两道题让他们自己回去练练。
“两位师兄先回去试着做一下,如果还有不明之处,明日可再来寻我。”
徐舟、江米成对视一眼,一同感激的道谢,“多谢师弟不吝赐教。”
钱有福摆手,转头就又磕自己的《大学》去了。
进入丙班后,钱有福开始学习四书,《大学》是第一本,有上辈子的文言文功底在,加上这辈子之前学的五本书,《大学》理解起来,对他来说倒不算很难,可是背诵的难度,比以前背朗朗上口的《千字文》、《千家诗》大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