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哥,要不,阿继,今天就也一起把师拜了吧?有阿福跟小胖他们在,阿继一定能坚持下去的,以后三个孩子说不定还能传出个佳话呢。”袁氏看着自家儿子,又看看钱有福跟小胖,突然朝袁夫子笑着开口道。
袁夫子看看三个孩子,想了想捋了捋胡子点点头,“不过先说好,如果阿继在这受不得约束,还是要给你们送回去。”
说完,袁夫子让青年先去给丙班上课,然后他抓紧时间给钱继走拜师流程。
拜师礼在这个时代其实是挺严肃的一件事,刚刚身处其中,钱有福跟个木头人一样,大人让干什么就干什么,注意力都在大人的口令上还没什么感觉,此时旁观钱继拜师过程,看到钱继拜师时,他爹他娘他们的表情,钱有福这才有些体会到一个读书人、读书在这个时代意味着什么。
第037章
“阿福, 小胖,这是我们新来的同窗吗?”
“阿福,夫子叫你们去是接新同窗吗?”
钱有福, 小胖带着阿继刚回到丁班,班里赵云祥等人的目光就都好奇的看了过来。
因着这几天班里接连添人, 且年纪都不大, 王杰、王子明他们倒没有对阿继的年纪有什么质疑,只是好奇钱有福,小胖还有阿继三个的关系。
他们仨刚刚是手拉手进来的, 明显认识,而且关系匪浅。
钱有福笑着点头又摇头, “阿继确实是咱们新来的同窗,已经拜过孔夫子了。不过我跟小胖不是去接阿继的。”
“我们也是去拜孔夫子的。”
“啊?你们之前没拜吗?不是来私塾第一天就要拜孔夫子他老人家吗?”王子明纳罕, 他记得他们之前都是来的第一天就拜的孔夫子呀。
赵云祥摇头,“不是的, 我也是过了几天才拜的。”他跟钱有福他们一样,进私塾的时候年纪小, 当初袁夫子也是给了几天考察期的。
“啊, 原来还有这样的啊?我以为都是第一天就拜的呢。”
“我原来也以为都是第一天,原来不是啊”班里十几个孩子你一言我一语讨论的热火朝天。
“那个,你们的文章都背好了吗?等下小袁夫子过来要抽背文章的, 我还没背好,你们能小点声音吗?”有个弱弱的声音,突然从后面传来。
一开始旁边太吵, 钱有福没听清, 等旁边声音小一点了,钱有福才听到, 不过“小袁夫子是谁?”他们这里不是只有一个袁夫子吗?
钱有福拉着钱继在自己另一边坐下,好奇的转头问赵云祥。
赵云祥小声给钱有福解释,“小袁夫子就是夫子的二公子,是个童生,很有才华,可惜时运好像不济了点,连着两次院试,不是分在臭号边上就是吃坏肚子,或是遇上下雨,一直没能考上秀才。小袁夫子在家的时候,夫子就会让小袁夫子过来给丙班还有咱们丁班上个课。”
“那前段时间”人怎么不在?
这个钱继知道,“前段时间二表兄跟几个朋友到江南游学去了,顺道去看了看大表兄……”
大表兄?二表兄?所以“夫子两个儿子?”这两个还都是读书人?
钱继、赵云祥两个齐齐点头,“大表兄前年就考上了秀才,现在正在江南书院求学,准备考举人。”
“好厉害?!”小胖毫不吝啬的发出惊叹。
钱有福小脑袋跟着猛点,“确实厉害。”
“既然觉得我哥厉害,你们是不是该学着点?”青年含笑的声音突然在耳边响起。
钱有福闻声抬头,正好对上一张似笑非笑的俊脸。
“小袁夫子?”
袁毅笑着点头。
钱有福立马小身板坐的直直的,看着别提多乖巧了。
袁毅挑眉,两声轻咳,刚刚还有些吵吵的教室立时安静了下来。众人起身行礼,“夫子安。”
“坐下吧”袁毅回礼,礼毕,朝众人摆摆手,“我刚刚看你们说话说的挺开心的,文章都背好了?”
“背好了/没有”孩子们稀稀拉拉的回复声传来,袁毅笑笑,“行吧,不管有没有背好,咱们还是跟之前一样,来,背背看。你叫钱有福对吧?听说你《千家诗》已经学了大半了?那就把已经学过的《千家诗》都给我背一下吧?”
钱有福第一个被点名,愣了一下,不过肚子里有货,他也没怵,只简单把要背的东西在脑子里过了一遍,就从头开始背了起来。
期间,袁毅右手握了一把折扇,折叠起的扇面随着钱有福背书的节拍不时敲在左手手心处。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出自宋苏轼《冬景》)。夫子,我背完了。”
“不错”不愧是他爹这几天一直挂在嘴边夸的娃,袁毅恢复了几分认真笑着点头,“听父亲说你算学也不错?那我再考考你,一加二,再加三,加四,一直加到十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