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有福:“那我找人问问那位什么来头。”
结果不问不知道,一问,钱有福都被吓了一跳——盖因他托人查出来的那位与堂伯及众多青山镇人口中的那位性格实在南辕北辙。
“这人,不会是假冒的吧?”上辈子听过不少这种故事的钱有福看着手里的两份资料,心里一个劲嘀咕。
为了验证这一点,进士牌坊落成那天,钱有福特意让人往衙门里送了张帖子。
“何必呢?如果你有怀疑,直接你的怀疑告知知府大人就是了。反正以他们收集的资料里那人犯下的渎职、索贿、强抢民田、强抢民宅等罪名,那位肯定会被贬官的。”至于是不是本人,往那人老家去一趟查查就清楚了。
“我就是有点好奇。”这种故事听了不少,他还是第一次真遇上这种事。“哥,你难道就不好奇吗?”
“好奇”钱有德点头。
八卦之心世人皆有,所以到了进士牌坊落成那天,钱有德还是特意注意了一下那位。
怎么说呢?可能是心里已经有了预判吧?那走路姿势,一举一动,确实哪哪看着都不咋像个真正的读书人。
待寒暄的时候几次故意提起读书时候的事,发现都被对方岔了过去,钱有德心里便也有了底。
“哥?如何?”看钱有德跟那人接触完,钱有福凑过来,朝他哥眨眨眼,悄声道。
钱有德:“你应该没猜错。”那人估计真不是本人。就是不知道这人究竟怎么做到的?要知道这年头虽然没有人脸识别设备,户籍制度什么的还是很严格的,更何况这人还是顶替他人出来做官?
“等后面看知府大人查证的结果吧?”
钱有福转过头看看那人,想到什么,笑着走上前,“大人。”
“小钱大人。”看到来人是钱有福,对面人虽然面色明显不是很好,却还是忍着客气应酬。
钱有福看着对方的样子,心下好笑,面上却依然一副对于对方能来很感激、与有荣焉的样子。
可能是钱有福的态度对方很满意?钱有福提出想请对方留下一副墨宝供大家瞻仰的时候,对方虽然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点头同意了,“小事小事。”
“多谢大人。”
“小钱大人实在客气了。之前不知道小钱大人是这么有意思的人,要是早知道小钱大人是这样的人,之前我一定去码(头)……啊呸,不是,我的意思是早些登门拜访。”
钱有福笑着拱手,示意对方入席。
等钱有山把人引到席上坐下,钱有福这才有空寻个地方打量手里的字。
都说字如其人,其实这话是真的不假,这位写的字,一打眼瞅着跟之前的字确实很像,可是细看就会发现这位的字很轻浮很飘,这样没有城府,心浮气躁还容易骄傲的人也不知道是怎么做到顶替他人做官的,钱有福真心好奇。
第168章
“等着吧, 这事报上去,很快就会有结果了。”毕竟涉及到顶替朝廷官员,影响实在恶劣, 朝廷为了震慑,绝对会以最快最大的力度处置这件事。
果然, 事情报上去不过两日, 钱家这边在村里摆的三日流水席都还没结束,那边人就已经被押走了。
又几日,万事俱备, 吉时吉日,钱有福、钱有德作为钱家多年以来出的第一对进士兄弟, 跟着从二叔公手里接过族长接力棒的阿爷一起给祖宗献上三牲祭品及祝词,祈求祖宗保佑。
为了以示重视, 钱家这次祭祖还特意请了鼓乐,办的可以说是十分热闹隆重。
祭祀完, 有一个给族人们分享祭品的环节,钱有福跟他哥钱有德作为现在钱家地位最高最有福运的人, 被他们阿爷委以重任——给族人们分祭品。
然后, 穿梭在众人之间的钱有福就从钱有山等人口中得知了顶替事件的最新进展——他们之前那位老父母顶替那官职并不是像钱有福之前想的那样偷来的抢来的,而是他亲弟弟的。
“亲兄弟?”这个发展钱有福着实是有些没想到。
钱有山点头,然后给钱有福说了一个平常而又离奇的由家里老娘极度偏心酿成的大悲剧。
“阿福哥你是不知道, 那婆子有多狠,为了让小儿子顶替长子出来做官,竟然亲手把大儿子的两条腿给打断了, 把大儿子困在家里, 几年都不让大儿子出门。你说她到底咋想的?哪个儿子做官对她来说不是都一样吗?大儿子考上了就让大儿子出来做官呗?干嘛非得要小儿子顶替大儿子出来?”
“可能是偏心吧?或者这当娘的控制欲比较强,大儿子比较有主见, 不如小儿子听话。”让小儿子当官,她能得到的比大儿子当官更多,“亦或者二者兼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