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夫子结束手里的画作,自我欣赏了一番,满意的放下笔,捋着胡子笑着点头,“不错。所以做人不能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判断。”
“可是我当时又不在场,也不知道火到底有没有烧起来,要怎么判断呢?”
黄夫子没答转头含笑看向钱有福,“阿福觉得呢?”
钱有福想了想认真道,“如果能根据人家说的话里的找出漏洞、矛盾当然是最好,如果不能,在自己并不知道真实情况的时候,我觉得不予置评是最好的。”
黄夫子笑着点头,又转头看向松子,“听到了。”
松子重重点头,“听到了。”
“好了,去玩吧。”
打发走松子,黄夫子并未上来就看钱有福带过来的作业,而是先把钱有福叫过来赏画。
“画作这种东西,你可以不会画,但是你一定要会赏,能说出个好坏,就比如这副,阿福,你来说说,这幅画好在哪儿,不好在哪儿?”
钱有福:这他还真不是很懂,不过“弟子觉得这画让人看着很舒服,不管是人物还是草木画的都很灵动,色彩搭配的也很好。”
黄夫子点头,“那不好的地方呢?”
不好的地方?好像没有吧?钱有福左看右看觉得哪哪画的都挺好的,实在看不出哪里不好。
黄夫子笑着摇头,点了点画朝钱有福道,“你不觉得这画整体有点偏右边了嘛?”
“偏右边?有吗?”钱有福细看,“好像这么看是有点?但是这边,夫子应该是准备留着题诗的吧?”
他上辈子印象里看过跟这差不多构图的画,作者一般都会在边上提两句诗来着。
黄夫子眼睛一亮,捋着胡子笑着点头,“不错,算你小子还有点眼力见。”夸完,黄夫子从钱有福手里接过本子,开始看他布置给钱有福的作业。
作业不多,只是让钱有福说一下对《论语。为政》篇中,‘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句话的看法。
字数要求也不高,只有四百字左右。
黄夫子不过一小会儿就看完了,看完之后,黄夫子想了想,把钱有福写的东西放到一边,难得严肃的跟钱有福道,“你似乎很推崇法家?”
钱有福点头然后又摇头,“弟子并非推崇法家,弟子只是觉得法与德其实两者并不矛盾,如果能二者兼用,各展所长,于地方治理上,
或能得到更好的效果?”
毕竟这个世上,并非人人都是圣人。相反只靠道德约束不了的无赖可能更多。
“你这想法倒是跟我兄长一直所推崇的颇为吻合。”
“夫子的兄长?”
黄夫子点头,“他也觉得孔圣人的‘为政以德’太过宽仁,一直在向圣上进言,希望圣上能重视法家,提高法家的地位。”从今年朝廷的一系列动作来看,圣上似乎已经有了些许松动,现在就看今年的乡试如何考察了。
如若乡试加重刑律部分内容,那么就说明圣上当真有此想法。然而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汉武帝时倒是注重刑法,可是当时滋生了不少酷吏,见于历史记载的就有十多人。“这一点,你可想过?”
第076章
钱有福摇头, “但弟子私以为,酷吏与重视刑法并无直接关系。”
并非重视刑法,就会让酷吏出现, 最起码刑法不是酷吏出现的直接原因。
再者,“弟子并非法家弟子, 并非一味推崇法家, 弟子的想法一直都是法与德并重。”
法与德并重说来简单,可要想做到可不容易,黄夫子摇头。
不过黄夫子也知道如果真能实现法与德并举, 不管是对上面的君王,还是对下层百姓都是天大的好事, 所以并没有出言打击钱有福的积极性。
相反,黄夫子还准备有机会让钱有福见见他兄长。
“可惜你晚了半个月, 我兄长他已经回京了,若是早上半个月倒是能带你去见见他。”
“夫子兄长也在淮安府吗?”
钱有福无意主动去-打听黄夫子的家世, 但黄夫子主动提到,钱有福也没矫情, 适时表现出自己的好奇。
黄夫子捋着胡子轻笑, “告诉你也无妨,反正以后你都会知道的。老夫出身秦阳侯府。”
“哦,原来夫子出身侯府……”难怪冯重之前说, 夫子出身显赫。不过,钱有福上辈子接受的人生而平等的教育,加上穿过来十几年, 到的最远的地方就是金陵。对京城什么侯府、伯府, 哪家煊赫并不清楚,因此听到黄夫子说他出身秦阳侯府, 钱有福并不见多激动。
这下,倒是换黄夫子有些诧异。不过,转头想到钱有福的出身、脾性,黄夫子又笑着摇了摇头,继续给钱有福讲四书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