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子的科举兴家日常(138)

作者:彦王爷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谁说不是呢?”钱有福应和,他还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呢,结果算学考试竟然也只是跟那些大佬打了个平手,其他什么四书、经义、诗赋、书法就更不用说了,有的他连乙等都没能排上。

果然他哥说的没错,这府学的甲等可真不是好拿的啊。

第073章

“明天没课, 我准备去藏书阁借几本书,你们呢?要不要一起?”

钱有福他们院子里总共六个人,他跟周元师兄一个屋, 徐涛跟阜宁县另外一个秀才张家宝一个屋,冯重跟海州来的戴远一个屋。

这几天接触下来, 大家性子都还算不错, 暂时没发现什么太极品的,因此钱有福也有心释放几分善意。毕竟中举前,大家至少还得朝夕相处好几年呢。

“我跟家宝明天准备去拜访一位师兄, 就不跟你一起了。”徐涛摇头。

周元接着开口,“我准备去拜访一位长辈。”

戴远、冯重也都差不多, 大家都是刚来,准备趁着明天旬休先去找找认识的人。

“阿福, 你不去你哥那看看嘛?”

钱有福摇头,他哥明天跟友人有约, 他就不去凑热闹了。

他还是想好好看看书,找补找补自身缺漏。听说藏书阁有大家注解的四书五经集注, 他想去碰碰运气, 看看能不能借来看看。

翌日,几人各自行动。

钱有福因为习惯了早起锻炼,天刚刚亮就醒了, 起来锻炼完,洗漱出门,还不到辰时。

府学成荫的绿树下, 却已经有不少念书、背书的身影了。

钱有福走在道上, 听着耳边传来的此起彼伏的读书、背书声,几乎是下意识的, 加快了脚步。

直到进了藏书阁,看到藏书阁里一书架一书架摆的整整齐齐的书,闻着墨香,钱有福脚步才慢慢慢了下来。

找了一本当朝大儒注解的四书,便如获至宝,走到旁边找地方坐下,聚精会神的看了起来。

这一看就是一个多时辰,钱有福回过神来,只觉得脖子酸疼的不行。坐在原地,摇头晃脑的晃悠了好一会儿脑袋,又自己动手揉捏了一会儿,才觉得舒服些。

过程中,因为动作稍微有点大,还不小心碰到了人。

“对不住,对不住。”钱有福赶紧起身道歉。

“无妨”,一身儒衫有些清瘦的中年人温和的笑着摆手。不经意间注意到钱有福手里捧着的四书集注,笑着道,“这本注解的有些艰涩,不太容易理解,你可以先看看另外一本,那本更容易理解,也更有意思些。我记得还没被人借走。”说着,中年人还特意转身过去取了来递给钱有福。

钱有福受宠若惊的接过,在中年人含笑的注视下,翻开看了看,竟然跟他手里这本是同一个大儒注解的,内容,确实容易理解了很多。

钱有福赶紧拱手道谢,“多谢夫子。”

中年人笑着摆摆手,离开了。

钱有福珍惜的捧着手里新得的更适合他的四书注解去借阅。

府学的藏书阁跟现代很多大学的图书馆一样,可以借阅书籍,但是借阅的时间非常短,只有五天时间,若是未能及时归还,你这接下来半年的借阅资格便都没了。

所以,一旦借了书,大家都会如饥似渴

,以最快的时间把书看完。

钱有福也一样,把书借回来后,可以说是除了上课,其他时间都在废寝忘食。

周元他们不管什么时间看到他,他手里都捧着那本四书集注。

“这书真就写的那么好吗?比宋夫子讲的还好?”

宋夫子就是前几年赵县令还在青阳县做县令时,在县学办小比,请去的宋举人。

钱有福眼睛离开书本,笑着道,“宋夫子讲的当然很好,这书上讲的,我觉得更有意思。”对方在注解的时候常常会引经据典,给他拓展了很多不属于四书的知识,他根据他拓展的又去查相关资料,短短时间就增长了不少知识,自觉知识面都拓宽了不少。而且对方注解的语言也很诙谐幽默,他一看就能理解,也很容易记住。

内心里,钱有福觉得宋夫子讲的,到这本书跟前,要差上一大截,不过这话没法说就是了。“对了,你们认识一位身形瘦削,大概七尺高,四十岁左右的夫子吗?”

钱有福一直以为对方是府学的夫子,但是几天课上下来,钱有福好像把府学的几位夫子都认的差不多了,却并没有再见到那天那位帮他找书的夫子。

“清瘦,七尺高,四十岁左右?你说的是不是新来的黄夫子?”

“黄夫子?”

冯重点头,“这位是我们府学新来的一位夫子,好像还没有正式开始上课。”他之所以会知道,还是从他师兄那听来的,“听我师兄说,这位学识身份都很厉害”,对方具体什么身份,师兄没提,但是学识方面,“听说黄夫子是前朝嘉佑十年的探花郎。”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