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提的是,刘璃还将阿拉伯数字以及标点符号的妙用都教给了目前在太学里任教的老师,而且印刷出来的《公羊传第一册 》里面的问题,已经拥有了标点符号,这样更加方便阅读了。
刘彻收到样书后非常满意,于是示意刘璃加印,务必给太学院里的每个学生都发一本书。
遂,刘璃又多安排了一批人手加印《公羊传第一册 》,之后又腾出一部分人去做《公羊传第二册》的模版。
经过这几年的发展,东海国不论是经济还是生产力都已经领先于其他地方,仅次于首都长安了。而岭南的那些郡县,也在东海国的带领下更加富足了。
刘璃和刘彻之前两年之约的时间也差不多了,她也知道目前而言,东海国各个方面的实力都提升了,自己再留在下来也没什么意义了。
所以她也考虑着向上面申请除国,自己重回长安去。
刘璃找来这五年多来一直跟随自己建设东海国的官员,开口问他们:“你们想不想去长安当官?”
几个人先是一愣,而后有人站出来道:“大王在哪里下官就在哪里。”
也有人表达了意愿,毕竟他们当初读书学习的最终理想,就是为天子排忧解难。
刘璃见沈御一直不语,便问他:“沈御,你有什么想法?可愿意去长安?”
沈御却反问道:“大王今日为何如此相问?”
刘璃也不隐瞒,笑吟吟的说道:“当初父皇册我为东海王,是想让我来解决南越国和闽越遗留下的问题的,如今岭南一带皆为汉土,这几年百姓安居乐业,我这东海王自然没必要再当下去了。”
听刘璃这么说,大家这才反应过来刘璃的意思。沈御倏地看向她,那双深沉的眼睛不知何时泛起了红晕,仿佛在谴责刘璃的“背叛”。
众人张口结舌,想说点什么却又不知道如何开口。有那么一瞬间,大家有点惋惜刘璃竟然不再当东海国的王了。
刘璃开口道:“我日后会向父皇申请除国,到时候东海国的五个郡便重归大汉中央管辖,你们原本作为我选拔出来的官员,却不适合去长安担任目前的官职了。因此你们谁想去长安任职的,我可以出面向父皇推举你们。至于最后能获得什么职务,就要看你们真正的本事了。”
顿了顿她又道:“若是想留下来当县令或者郡守的,也可以提出来。你们也知道,现在岭南一带多出来那么多郡县,但朝中官员有限,我可以安排你们去当郡守或县令。”
大家听刘璃的口吻便知道他们的王是打定主意要离开东海国了,有一部分表示想要去长安任职,也有一部分表示听从刘璃的调遣。
刘璃目光淡淡的扫向他们,而后微微颔首:“好,孤都记住了,你们先下去吧。”
其他人纷纷向刘璃作揖告退,沈御站在原地不动,似乎有话要和刘璃单独说。
等官员们都走光了,刘璃向左右伺候的宫女挥了挥手,示意她们退下。等大殿内就只剩下他们两人时,刘璃开口道:“你有什么想说的?”
“臣一直以为,大王会留在东海国。”沈御闷闷的开口,在他看来,眼前这个女郎不输给任何男子,甚至更好。“大王的才能就算日后继承天子之位都……”
话说到一半,沈御突然停住,自知自己说了不该说的话,神情微恼:“臣失言。”
刘璃扬了扬眉,红唇弯起,轻轻的说道:“你既然都这么说了,又怎么不知我离开东海国回长安就是为了争取那个位置呢?”
沈御:“。”这一刻他有些恍然。
这些话也不便多说,刘璃又问道:“你是愿意和我去长安任职,还是留下来管理一方郡县?”
“臣……想留下来。”他如此回答。
“怎么?你不愿意去中央?”对于沈御选择留下,刘璃不但没有不高兴,甚至还觉得很欣慰。
沈御回答:“以臣目前的资历,就算去了长安,恐怕也入不了陛下的眼。而且臣目前并无根基,去了长安恐怕也融入不进去。”
“就依你所言。”刘璃道:“父皇调任朱山拊为右扶风太守,到时候我会帮你申请任会稽郡太守。”
“诺。”他抬手作揖。
刘璃揉揉眉心,向他挥了挥手道:“你先下去吧。”
东海国虽然国除,但是已经实行的政令是不会变的,更何况如今整个大汉也都实行了摊丁入亩的新政策,这一切对东海国百姓没多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