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彻看着眼前弯腰拜礼的女儿,并未开口让她免礼。
刘璃抬头对上刘彻的目光,她直起了腰板笑着说道:“父皇,你这么盯着我看,是不认识我了么?”一开口便一下子拉近了父女之间的距离,仿佛这四年来的空白期是不存在的。
刘彻哈哈大笑,指着身旁早就准备好的软凳道:“来朕身边。”
刘璃大大方方的坐到了刘彻身边,瞥了一眼他桌案上放着的奏疏,而后仰头看着他一脸求表扬道:“父皇,南越和闽越的事情,我处理得如何?”
“尚可。”
“只是尚可吗?”刘璃皱了皱眉:“我还以为父皇要夸奖我呢。”
“那余善被你杀了,如今的东越国阿璃有什么想法?”刘彻问。
“这不是等着父皇做主么?”刘璃恭维道:“那东越王私造天子印玺,等同谋逆。”
“少和朕说这些,直说你的想法。”刘彻没好气道。
刘璃轻咳一声道:“可以将闽越一带分为五个郡,立郡守管理。郡守从朝中调任过去,郡中的县令在越人中选出。撤掉闽越的一部分军队,换成大汉的将士。越人擅水上作战,父皇若是还想培养海军,可以让这部分士兵一对一训练大汉军队。”
刘彻挑了挑眉:“这个建议倒是不错。”
刘璃知道他还有一点顾虑,便道:“父皇,百姓们其实都想要一个安稳富足的生活,所以这一次我才能这么快掌握整个东越。日后只要给他们安逸的生活,没人想造反。”
“这就是阿璃受东海国百姓拥戴的缘由吗?”刘彻若有所思。
刘璃想了想,正色道:“父皇,荀子曾言: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能载舟,水能覆舟。我深谙这个道理,在东海国内的一些政策也都是以民为本,自然得到大家的喜欢。”
刘彻大赞:“说得好!”
顿了顿刘彻笑着问:“如今南越和闽越的事情已经解决,阿璃可要回长安?”
刘璃想了想道:“父皇再给我两年时间吧,让闽越和南越也改一下税收政策,还有闽越同样适合种植水稻,那么一大块地方可不能浪费了。”
“允了。”刘彻说罢,又笑道:“只怕你母后又不放心你了。”
刘璃眨了眨眼,笑着问:“那父皇放心我么?”
刘彻深深的看着刘璃,笑道:“本来朕还有些担心,但见到阿璃后,朕自然是放心的。”话中深意,刘璃听到后也只是笑了笑,假装没有听懂。
晚间,刘璃被阿娇留宿在了椒房殿,母女两人躺在一起。刘璃给她说自己在东海国遇见的事情,给她讲了沈瑶和沈御姐弟两人的故事。
还说等到了夏天的时候,安排人送一筐龙虾来给她尝尝。
阿娇也和刘璃说宫中的事情,说到刘胥被刘彻训斥只长个子不长脑子,也说到了刘彻之前的反应。
刘璃一一记下,也让阿娇不必为自己担心,毕竟自己和刘彻还是有一点父女情的。
又听闻前年,曹襄突然疾病过世了,平阳公主因为儿子的死,整个人也都颓废了,再也不像从前了。
刘璃听罢不免也有些难受,算算年纪,曹襄离开的时候也不过是二十五岁。
**
——公元前112年,汉武帝元鼎五年,天子下令各郡县统计人口,实行摊丁入亩的方式来征税。
此消息一出,各郡县的反应不一,但因为这是有利于广大百姓,所以地主豪强就算反对,很快也被官吏镇压了下来。
摊丁入亩的政策在东海国实施后,效果非常明显。刘彻也是看到这样的成果之后,才下定决心要进行这项政策的改革。
东海国只有几个郡,所以那些收税的官吏不敢在其中做手脚,但是如果整个大汉都要实行这个政策,只怕还要再补充一个规定。
因为地方在征收粮食的时候,都会以损耗为借口,多收一些。这些粮食运送到粮仓的时候可能会被老鼠或者麻雀吃掉。汉朝时,每缴粮食一石,加耗两斗。如果运送到粮仓的损耗很少,那么多出来的这些粮食就归地方官所有了。
这些损失都由老百姓承担的,实际上这就是官员贪污的方式。
因此刘璃要补充的是一个叫火耗归公的政策,就是地方多征收上来的银钱和粮食都不得私自留下,要全部交给国家。这样一来,官吏们就算多征收了粮食和银钱也贪污不到。
而国家也会适当的给这些官吏一些额外的俸禄补贴。
这“火耗归公”的政策同样是雍正帝时期实行的,如今被刘璃拷贝了过来,也算是造福于如今的百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