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几年,赵佗通过武力镇压了南越一带原住民,实现了岭南的统一。
汉高祖三年,赵佗正式建立了南越国,定都番禺(今广州),并且称王。汉高祖十一年,因为大汉的日益强大,南越国成为了汉朝的臣属国。
虽然成了臣属国,但是赵佗恼怒长沙国抢了自己的地,便又出兵攻打长沙国的边境城邑。吕后曾派兵去镇压,却因为大军无法翻越高山而作罢。
吕后过世后,大汉内乱。赵佗趁机耀武扬威于边境,甚至还联合了闽越、东瓯,以天子的身份发号施令。
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天子多次派人来劝说赵佗归汉。赵佗表面臣服,但是在南越国内还是以天子自居。
之后一直到了汉武帝建元四年的时候,这位南越国长寿的君主,在熬走了大汉三代天子后,总算驾崩了,他的孙子赵胡继位。
建元六年,闽越国吞并了东瓯国,闽越国力日益强大。南越国赵胡向汉朝廷汇报此事,得到了汉武帝的嘉奖。
但是当汉武帝要求赵胡去长安朝见天子的时候,赵胡却开始装病,然后将自己的儿子赵婴齐送去了大汉为质子。
又过了十多年,元狩元年的时候,赵胡过世,太子赵婴齐继位。
如今赵婴齐虽有归顺大汉之心,但是南越国丞相却并不想归顺。那时刘彻专心攻打匈奴,现在匈奴打跑了,自然要来收拾这些不听话的下属了。
历史上南越国的变故发生在两年后,刘璃想救下曾经因为自己给了一颗糖,就对自己满好感度的小少年。
所以她计划最迟明年,就安排使臣去一趟南越国。如果可以提前解决了南越国的丞相,也可让南越国免于战争,和平收复。
四月底的时候,刘璃沿着豫章郡和闽越国的边界一路向北再次回到了会稽郡,最后在会稽郡和闽越国的边境乌伤县停留半日。这个乌伤县的大概范围就是日后的浙江省义乌市,
出了乌伤县不远就到闽越国地界了,因为这里算是边境县,居住的百姓比较少,相对来说也比较贫穷。
不过刘璃考虑的是要想让闽越国百姓感受到大汉的富饶,那必须要将乌伤县给包装漂亮了。所以接下来乌伤县的发展,便成为至关重要的一环了。
之前大汉和匈奴之间还有一个关市作为贸易中心的地方呢,那如今乌伤县就要变成和大汉和闽越国贸易交流的中心城市。
刘璃在乌伤县的县城住了一个月时间,决定在乌伤县内规划出一个大型的交易集市。而建造这个集市的基础就是修好乌伤县去闽越国的路。
想法是好的,但是如果又要建造集市又要修路的话,刘璃可就真的没钱了。毕竟她才刚来东海国一年时间还不到,之前各郡县收上来的税还有她自己的积蓄基本上全搭进去了。
修建的那些工厂,可都是真金白银搭出来的。
只有等到今年的九月份,杂交水稻大丰收之后,她搭进去的钱才能回本。想到这里,刘璃不得不给远在长安的刘彻写信——和他借钱!
其实就算刘璃不说借钱,刘彻也会同意拨款过来的,但刘璃又不想让刘彻轻看自己。
因为如果是直接拨款来的,那就算日后东海国富饶了,那也会有人说她全完是靠中央的补贴。所以刘璃提出的是借钱,她会写好借条,待明年秋收的时候连本带利的还回去。
未央宫内,刘彻收到女儿松开的借条时,神情有些古怪。他将借条给身边的人看,语焉不详道:“你们看,这笔钱朕是借还是不借呢?”
官员们听罢左右看看,最后统一看向桑弘羊:“大农丞掌管财政,依大农丞之见如何?”
其实大家都知道刘璃有本事,但现在她突然开口要这么大一笔钱,实在让人不太放心。
东海公主虽然写了是借,但以她和陛下的关系,万一还不上来钱他们也毫无办法。所以有很大一部分官员是不同意借钱的,毕竟还从没有诸侯王向天子要钱的先例。
桑弘羊看着借条上刘璃写着返还三成利息,缓缓的勾唇道:“陛下,这个事情若是问臣的话,那臣肯定说借的。”
刘彻微微挑眉,示意他继续说。
桑弘羊:“于理,东海国也属于大汉,如今东海王借钱用来建设东海国,陛下岂有不借之理?”他说着顿了顿,脸上露出一抹老狐狸一样的笑道:“于情嘛,东海王是臣之儿媳,臣这个当父亲的当然要帮她。”